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论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历史研究

时间:2014-09-25 19:50:03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正如《中国电化教育简史》一书中所述,“电化教育同教育的命运密不可分,教育受重视,电化教育得到发展”[5]。电化教育是在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与教育改革进程中出现,是

  正如《中国电化教育简史》一书中所述,“电化教育同教育的命运密不可分,教育受重视,电化教育得到发展”[5]。电化教育是在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与教育改革进程中出现,是立足本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方式,寄托着中国民主主义教育和教育现代化理想与追求。

  早期电化教育在通俗教育领域诞生,服务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促进中国民主主义教育和现代化教育事业,其历史进程清晰地呈现出两条线索:其一是不同时期引领电化教育前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运动;其二是不同阶段电化教育所表现出的教育价值与文化功能。对早期电化教育发展线索的探析,旨在理清早期电化教育历史的发展逻辑,探寻电化教育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深层关系,挖掘电化教育的本土价值。

  1 早期电化教育历史的发展逻辑

  早期电化教育历史的发展逻辑是:现代教育与现代媒体相互交织、相互促进,推动着电化教育萌芽、诞生、深入发展、走向成熟并完善。

  电影最早作为通俗文化在通俗教育中受到重视。清末民初,中国几亿人口,大半目不识丁,且守旧而不知谋新。国家满目疮痍,破败不堪。环顾四海,国之富强,大都由推广学校开始。欲求中华之崛起,唯有兴办教育。在半殖民半封建的历史环境下,社会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通俗教育则是社会教育的主要形式。通俗教育以灌输常识、启蒙进步思想、增广民众见闻、普及国民教育为宗旨,通过开办演讲所、建立图书馆、提供阅报室、博物馆等形式,面向当地的普通民众,开展潜移默化的通俗文化教育。通俗,有浅显易懂之意。中国有较为悠久的通俗文化历史,形成了包括戏曲、传奇、讲史、说唱文学、民间故事、小说、杂耍等诸多通俗文化品种,经过不断地演变,到了近代,通俗文化融入了话剧、报刊、电影等新内容。由于通俗文化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又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不仅民间教育人士十分器重,政府也一直将其归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

  新教育时期的电影从单纯的通俗文化品种发展为辅助教育和改进教学的有效手段,尽管大教育观仍然产生影响,电化教育仍主要服务于社会教育,电化教育开始注重现代媒体的研究,曾属于通俗教育领域的电影教育已经发展为具有独立研究、教学和推广组织的电化教育,生动体现民主主义教育和现代化教育思想。在现代媒体与现代教育耦合的历史过程中,现代教育始终居于核心地位,但关于电影教育和教育电影的教学研究促成了电化教育学科与专业,也深化了中外视听教育的交流与对话,最终促使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完整领域的形成。

  2 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之首要功能在于文化,要想深刻理解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实践及其本土价值,不能局限于教育或技术之内,而应跳出教育和技术的局限,放眼广阔的文化视野,寻找启迪电化教育发展的思想精髓所在。中国早期电化教育从通俗教育领域诞生,其实践的主要方式——教育电影,代表着那个时代先进的通俗文化。电化教育正是作为一种通俗文化,在广泛的社会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对历史深入地研究,发现电化教育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作为社会文化变革的推动力量,促进了文化生产方式和媒体技术应用的双重变革。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仍得以屹立世界文明之林,成为璀璨的东方明珠。中国的教育便建立在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睿智、深沉而朴实,使中华文明代代相传,不断开拓创新。电化教育诞生于通俗文化领域,最早是一种采用电影传播社会文化的现代教育方式。通俗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艺术的,更是大众的,不一定雅俗共赏,却通常较为进步时尚,拥有强大的生命力。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放映《火车到站》,电影宣告诞生。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步影片《定军山》,电影成为通俗文化的重要内容。直观而生动的电影加盟后,通俗文化得以充满现代气息,文化传播效能更为强大。早期的电影没有声音,但它集多种艺术手段于一身,通俗形象,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它可以有效地宣扬历史文化、介绍民族风俗、反映时代精神、寓教于乐,潜移默化,被认为是通俗教育之必须。

  电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现代方式。电影教育和教育电影是中国电化教育早期的实践形态,其最初目的是开展社会文化教育。电影直观、生动,集纪实性、艺术性和教育性于一体,代表着继语言、文字、印刷术后的第四次文化传媒革命。

  电影作为一种全新而时尚的传媒形式,丰富了通俗文化生活,扩展了人们的见识,也改变了文化教育的方式和教育思维的方式。20世纪初半封建半殖民的特殊历史环境中,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抵制殖民文化糟粕,宣扬民主、科学和文明,培养中华民族自信、自立、自强的思想情感,电影被视为教育之利器。1918年商务印书馆成立活动影戏部,摄制教育电影,目的是“借以抵制外来有伤风化之品,冀为通俗教育之助,一面运售外国,表彰吾国文化,稍减外人轻视之心,兼动华侨内向之情”[1]。

  1919年后的新教育改革中,各界人士打着“民主和科学”的旗号,实施平民教育、平民识字教育、乡村教育,旨在达成文化和知识的改革,为政治和社会改革打好基础。电影等直观手段的教育受到重视,蔡元培先生认为电影是唤起民众之利器,也是教育之有力工具。在蔡元培先生推动下,1932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该会以“利用电影辅助教育,宣扬文化,并协助电影事业发展”为宗旨,教育电影的取材标准是:发扬民众精神、鼓励生产建设、灌输科学知识、发扬革命精神、建立国民道德。当时中国被认为存在五大患:穷、弱、愚、私、乱。教育电影可以有效针对五患,指导民众救贫致富、去弱图强之路,在金陵大学孙明经等人的教育电影中,工业建设以治贫,体育锻炼以治弱,普及教育以治愚,民主建设以治私,体现电影教育服务民众教育、服务社会文化宣传的思想。电化教育学术界目前所认同的大教育观,其立足点就在于文化教育功能。

  电化教育的生动实践体现于文化生产方式与媒体技术应用的双重变奏。顾明远先生认为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人类的活动方式(动态的)和活动所取得成果(静态的)两个方面[2]。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是人类社会再生产活动的结果,包括物质生产文化和精神生产文化,是人类生存生活的理念和方式。不同的文化生产力水平决定不同形态的社会文化,也使生存和生活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文化生产方式是文化生产力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语言、文字、印刷术、影视媒体被认为是深刻促进人类文化生产方式变革的四种媒体技术,它们改变了人类保存、传播和创造文化的根本思想和途径。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通过口头语言、体态语言或直接经验进行交流,受到时间和空间局限,文明发展缓慢[3]。人们根据观察和经验,不断创造文字或符号来指称事物,用规范语言描述事物的属性及变化特征,阐述事物发展的规律,约定俗成后的字、音、词、义以及丰富多变的语法结构,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符号化的客观尺度,表达了人类经验的全部范围,经过书写的文字更是促进了跨越时空的文化保存、交流与发展。印刷术尤其是活字印刷术诞生后,突破了文字书写速度慢、效率低的障碍,人类文化得以更好、更快、更广泛地传播。

  摄影术、电影诞生后,人类文化不再仅仅是被抽象地保存与传播,更能直观、生动地再现现实,使人类的认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了认识的眼界,更改变了认识的角度。电影不仅能有效地保存文化、传播文化,还能生动地辅助文化教育,提高文化教育的效能,如孙明经先生所述:“有了现代的影音工具……人类可以不必再受文字的限制,获得进一步的记录自由与传播自由。高度发展的现代文化,才得留真历久,深入广传,拓破语言文字的隔膜,超出时间空间的限制。”

  [4]文化生产方式与媒体技术相互推进的中介是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需要促成文化教育中变革因素即媒体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文化生产方式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呈双重变奏的方式,文化与技术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向更高层次发展。通俗文化教育是电化教育最早实践领域,现代传媒的特点使电影教育在文化领域独领风骚,成为生动体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造功能的先进教育方式,引领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当人们将目光集中投向引发文化变革的媒体技术时,对电影的研究热情高涨,形成独特的技术研究领域——教育电影。随着教育电影的推广普及,电化教育完整理论和实践领域最终形成,文化生产方式发生转型,人们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生活也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新传媒时代宣告诞生。电化教育的生动实践就体现在这种文化与技术的双重变奏上。

  3 结语

  从早期电化教育发展的整个历史来看,电化教育源自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通俗文化,为满足社会教育、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的需要,在热心中国教育的进步人士和组织引导下,在中外教育的广泛交流中,开展电影教育和教育电影活动,建立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进行影音教育研究,开展影音教育培训,最终开办电化教育专业。

  早期电化教育历史的发展逻辑是:现代教育与现代媒体相互交织、相互促进,推动着电化教育萌芽、诞生、深入发展、走向成熟并完善。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完整领域形成的特征是:存在电化教育事业、电化教育专业、电化教育研究协会与组织;其发展的模式是立足本土文化,适应时代需求,依托专业教育,开展广泛实践,扩大对外交流,完善理论研究,引领文化变革。所有这些对今天本领域的工作仍具有重大启发作用。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jylw/2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