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以编制内容顺序为导向的《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

时间:2014-09-25 19:50:43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摘要: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全过程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它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也是施工企业实现生产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摘要: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全过程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它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也是施工企业实现生产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以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的顺序为出发点,针对《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顺序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进行课程教材编写顺序改进的具体思路和方法,介绍了按照改革思路实施教学的情况。

关键词: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顺序 课程改革 实践

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教学的特点看,施工组织设计的教材一般是以单个工程对象为实例进行编制的,它有很强的技术性和综合性,需要编制人员有足够的建筑工程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地方规范的要求。但是目前教材的内容先后顺序条理不是很清晰,相关的章节没有得到重视,因此需要根据建筑施工组织的顺序对教材的编写进行重新审视。

一、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顺序

(1)工程概况及特点分析

分析和概要说明本工程性质、规模、建设地点、承建方式、建筑与结构特点、分期分批交付使用的期限,建设单位的要求和可提供的条件;本地区气候、地形、地质、水文和交通运输情况;施工力量、施工条件、资源供应情况等。并找出本工程的主要施工特点(难点)。

(2)施工方案选择

依据工程概况及特点分析,结合可供投入的各项资源情况,全面部署施工任务,确定施工总顺序和流向;选择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确定各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并对拟建工程可供选用的几种施工方案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以选出最佳施工方案。

(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方案在时间上的体现和安排。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应采用先进的计划理论和方法(如流水施工、横道图、垂直图、网络图等)合理确定施工顺序和各工序的作业时间,使工期、成本和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佳结合状态,即资源均衡、工期合理、成本低。

(4)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确定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起止时间、工程量大小及完成各项工作人数和具体负责人等。

(5)劳动力、施工机械、运输设备、主要建筑材料、构件和半成品的需要量计划,用以解决供应问题。

(6)施工平面图设计

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施工现场平面和空间安排等问题。即把设入的各种资源(如材料、构件、机械、运输等)和生产、生活所需临建设施和场地,最佳地布置在施工现场,以保证整个现场能有组织、有秩序、有计划的文明施工。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对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如采用工期、质量、成本、安全等指标。

二、目前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顺序上的注意事项:

1.首先是教材中的建筑施工人力资源部分没有放到首要章节中得到有效、充分的重视。特别是其中的智力资源,这一方面是编制人员自身素质和经验不足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传播渠道不足不畅通所致。

2.编制的内容上大都是照着范本照抄,缺乏实际应用部分,大部分编制中只是对技术规范照搬照抄,而未对具体工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没有起到指导施工作用。

3.现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只作为技术管理制度的一项工作,缺少在技术管理后面加上成本管理和经济管理的章节。目前的施工技术设计主要是注重组织技术措施,而没注重经济管理的内容,以至在实施过程中不讲成本,没有涉及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的内容。

4.没有在教学安排顺序上突出重点。就教材来说,应该做到轻重搭配,先基础后高深的顺序来进行,应该将组织设计的基本框架当做重点,搭配以实际例子,而不是注重作用和成绩的过程。

5.教材的编制不注重课堂的教学效果

目前教材将大部分的课程设置放在了理论和程序化教学上,缺少了师生互动环节的设计,使得一些教学过程将重点放在了理论的灌输上,这就使得再叫足额过程中少了课堂效果和气氛的形成过程,给学生带来的是枯燥和乏味。

6.理论与实践脱节,缺少实践板块的编纂

由于《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较多,要求学生掌握的信息量大,单纯的理论授课并不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导致学生在学习完后往往感觉似懂非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最直接的体现是在理论课结束后的课程设计中,大多数学生要么做得很差,要么就生搬硬套教材上的内容,还有的甚至直接就去抄袭他人的。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课程学时的压缩和实践板块的设计没有受到教材编写人员的足够重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贯彻,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7.教材建设没有紧跟时代设置前沿章节

以前的教材内容,多是介绍传统施工工艺,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内容很少,一些已经成熟而且应用广泛的技术也未在教材中加以反映。大多数的教材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体系,缺乏必要的实践案例,大部分学生学完后对教材的理解不够透彻。另外,实习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等资料也不完善,大多是连续用了好几届的旧资料,已不能适应本专业的发展要求。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

8.章节后面的问题类型要符合实际情况

即编者对教材每一章节后应当选用何种问题的观点。简而言之,即编纂者认为应当选用“结构良好问题”,还是“结构不良问题”。“结构良好问题”指问题的条件充分、解题过程有固定的模式、答案确定且唯一的问题。“结构不良问题”与“结构良好问题”相反,指那些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信息不明确,也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法和途径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大多数都是结构良好问题,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结构不良问题。

三、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实践

1.教程最后需要增加理论和实践结合部分

对于新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来说,除了要提高授课技巧和改进教学方法外,还要加强实锻炼。通过将实践课程引入到教程中来,使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更具针对性,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施工现场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水平提高更快。

2.加强教材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主要依靠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长期的积累,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我校的教材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由我校教师主编的教材在吸收最新的施工技术的同时,在每章后面都增加了典型的工程实践案例,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我们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了本课程的实习指导书和课程设计指导书,并在每学期进行实习和课程设计之前进行反复的讨论和修改,使之符合本届学生实习和设计的需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按照工作经验顺序安排教材各个章节的分布

一般来说,教材的知识体系都是由浅入深的,所以在编制建筑组织施工设计中一定要尊重实际,按照理论先行,时间紧跟的思想和第一部分中规定的编制原则来进行教材的实际排版编排,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做到循序渐进的只是学习。

4.改革课程设计内容,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任务书和指导书,要求学生做某一模拟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做单层工业厂房的施工方案。这种做法由于时间较短,学生对全盘知识的掌握还不太熟悉,往往做出来的方案千篇一律,只是笼统的表达施工过程,离实际要求很远。

四、结束语

只有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教材顺序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只有将教改和教研的深入不断进行下去,建立完善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才能取得好的改革成效,实现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江华 刁静.高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19)

[2]简敏.对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8)

[3]张雪芹.优化理念下看建筑施工组织设计[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0)

[4]卿定文.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7.(1)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jylw/3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