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着力点 经济核心论文发表

时间:2014-09-25 20:43:20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方式 着力点 经济核心论文发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着力点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 着力点 经济核心论文发表
  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增长速度,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速快6.8个百分点;经济总量不断攀升,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从1978年的1.7%上升到2007年的6.0%,并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在我国“增长奇迹”的背后,以追求高速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导致了人、资源、环境、经济以及社会之间的矛盾加剧:

  1.“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加剧了我国资源紧缺的状况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了10多倍,但生产中消耗的矿产资源却增长了40多倍,导致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从1990年的5%上升到50%以上;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综合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能源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每万元GDP用水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国等先进国家的8倍。在当前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情况下,这种依赖高投入的增长不仅是难以为继的,更恶化了我国资源紧缺的状况。

  2.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经济增长成果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流失

  粗放增长的另一恶果是导致高污染和高排放。目前,我国单位GDP的废弃物排放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境内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5%的湖泊富营养化,近岸海域污染面积不断扩大,赤潮灾害频繁发生,全国1/3的土地受到酸雨的严重侵蚀,近一半的城镇水源地水质不符合原水标准。酸沉降、光化学烟雾、细颗粒物已经在城市密集地区构成严重的区域性污染。因而,未来对环境治理的成本将是巨大的。

  3.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失衡,持续增长乏力

  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其中消费是经济增长最为持久的动力。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中这三者的比例严重失衡,经济增长严重依赖投资和净出口。尽管我国投资一直处于高增长状态、投资率居高不下,但投资效果极其低下,产出-投资比趋于下降,由1978年的37%下降到2008年的25.2%。汇率、贸易政策长期的“出口导向”倾向导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60%以上)、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这一方面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易于遭到国际投机资本的袭击,从而增加了央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难度,并使得我国货币政策有可能丧失其独立性。另一方面,“外向型”的经济发展导致我国经济过于依赖外需,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的独立性,在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国内经济将不可避免地遭受打击,经济发展难以保持稳定。此外,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趋于疲软状态,2008年的消费率为48.6%,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80%左右,并且消费对经增的贡献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4.产业结构偏差较大,层次较低

  尽管我国正在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但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三大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结构特征仍然明显。近年来,我国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已经提升到12:49:39,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的的4:32:61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我国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而且不利于缓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压力,影响经济的稳定性。

  5.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趋于扩大

  长期以来,农村为城市作贡献、农业为工业作贡献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中西部为东部作贡献的梯度发展战略,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据统计,2003-2009年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3,年均增速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90年代中后期的2.5:1,扩大到2009年的3.3:1,大大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小于1.6的水平。由于长期对农业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城乡差距较大的现实将长期存在。在区域差距方面,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如1998-2008年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一直是西部地区的三倍左右。在贫富差距方面,我国基尼系数由1970年代末的0.2左右上升到2007年的0.46,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如果考虑财富因素,则贫富差距更大。

  二、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

  主要依靠投入、追求“量”的增长的发展模式其弊端十分突出,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为此,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着力点进行:

  1.树立新的理念,正确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条件。要摒弃以往的片面追求产出增长而忽略资源环境投入的巨大成本、只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顾当前经济利益而忽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发展理念,重视增长与质量、效益相协调,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理念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和道路的选择,我国以往的唯增长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及其后果也表明了理念对发展方式选择的重要性,因此,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这样才能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坚定不移的贯彻下去。

  2.制度环境建设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保障性条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制度环境建设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贡献巨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经济增长方式,而是已扩大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因此,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制度上避免“穿新鞋走老路”,重视对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才能确保我国经济发展向“又好又快”的方向转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建立能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稀缺程度以及环境破坏、污染及其治理成本等的资源类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遏制资源的严重浪费现象,并用税收、补贴、贷款优惠等政策鼓励资源的综合、循环和回收利用;在环境领域,要完善污染物和废弃物有偿排放制度、污染排放权交易制度,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整体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制度建设将约束各种经济行为在一个有效、秩序的环境下进行,可以保证质量、效益的实现。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

  多年来,我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在收方面贡献巨大,但随着收入的提高,贫富差距拉大是不争的事实,这会激化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而且,我国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疲软,经济的持久发展乏力,直观的原因是我国社会平均消费倾向低下,而深层次的原因是贫富差距较大,经济学理论认为,穷人的消费倾向高于富人的,而收入差距过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低下,消费增长乏力;再者,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绝大多数人不能深入参与社保,这也导致了我国消费不足。鉴于此,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方面在初次分配领域要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另一方面在再分配领域要更多的考虑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在社会保障方面,一方面,财政要加大对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支持;另一方面,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刻不容缓,特别是要让占人口绝大比重的农民深入参与医疗、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完善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能够为社会的有效运行提供必需的安全、稳定、公平的环境,从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4.促进产业结构转化升级

  这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决定因素。世界产业结构转化的规律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值占比和就业占比将相对下降,而第三产业占比将不断上升。而我国的现实是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第一产业特别是工业产值比重偏大、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质量和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还不突出。为此,促进产业结构转化升级要做到:“优化农业”,通过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加大对“三农”的支持等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强工业”,通过强化技术的转化、吸收和创新改造传统工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使我国的工业由大变强;“兴三产”,大力发展服务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就业、促进增长的作用。此外,在产业结构转化过程中,财政和金融服务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金融服务对第一、三产业改造发展的支持更为重要。

  5.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转变政府职能和改革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将有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多年来,我国政府职能错位现象依然突出,政府对微观经济直接干预过多,政府通过控制国企、批租土地、项目审批、价格管制、行政垄断、地区保护等掌握了较多的资源配置权,使资源使用浪费严重、配置效率低下。而且,政绩考核标准过度偏重经济增长指标,导致地方过分追求短期利益和经济增长,甚至以环境的高度污染为代价。为此,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从市场经营主体、监督者的双重身份中真正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其监督、社会管理等职能;要从根本上改变以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为指标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把资源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并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度,以提高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执行力。

  总之,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复杂性、高难度性,因此,扎扎实实做好上述各方面的改革将有力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jjlw/3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