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贵州旅游国际化提高英语素质问题 旅游业发展论文

时间:2014-09-25 20:43:22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贵州旅游业;国际化;少数民族;旅游业发展论文

  摘要:贵州经济的腾飞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贵州旅游业开拓了一条跨越式发展道路。旅游业成为贵州省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正朝国际化迈进。少数民族文化是贵州旅游资源的灵魂,少数民族同胞的直接参与能更好推介和展示民族文化内涵,其间,英语成为必不可少的交流媒介。研究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素质与旅游发展的关系,着眼他们现有水平,探究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英语素质的对策。

  关键词:贵州旅游业;国际化;少数民族;旅游业发展论文

  中国西南的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内陆省份,境内除汉族外世居着l7种少数民族。原始自然的高原喀斯特景观和古朴神秘的山地多民族文化曾让世界旅游组织的官员赞誉贵州是一幅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画卷。如何让这幅画卷更加绚丽多彩从而全面实现小康呢?国家旅游局官员认为“尽快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实现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是贵州的科学抉择。”_l显然,贵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必须走国际化道路,英语成为实施旅游国际化的载体,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素质会直接影响旅游国际化的推进。为此,要使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与国际接轨,更好地推介贵州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亟待提高。

  一

  、贵州旅游业的现状及其罔际化发展势头贵州旅游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发展迅速。贵州按照国家提出的“发展特色旅游业”的精神,围绕“要把旅游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加以大力扶持和发展,培育成支柱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目标,积极推进贵州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加快建成旅游大省。首先,充分认识到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实施为前提,从贵州实际出发,使旅游业的发展与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相协调,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同时,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改善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省委省政府每年拨出专款作为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并把对旅游业的投入纳入财政预算。

  此外,旅游规划体系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的指导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由国际著名旅游规划专家编制的《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获得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的批准。更重要的是,旅游精品战略全面实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以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多民族特色文化体验旅游为重点的产品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同样,以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重点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进展。显然,贵州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提高了总体经济效益。全省旅游总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标志着贵州旅游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如省旅游局官员所言:“2011年贵州旅游业迎来发展的大好机遇。随着贵广、渝黔高速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建设的推进,贵阳在西南地区的战略地位将会大大提升,交通的改据省旅游局统计,2007年贵州旅游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43万人次,同比增长33.79%;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17%;接待国内游客6219.89万人次,同比增长 31.90%;国内旅游收入504.04亿元,同比增长33.42%。实现旅游总收入512.04亿元,较2006年净增125亿,同比增长 32.36%,相当于全省GDP的18%、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5%。已提前完成发展目标中的相关指标。2008年,贵州旅游实现总收入653.13亿元,较2007年净增140亿元,增长27.5%。旅游总收人在全国排名由18位上升至17位,接待总人数8190.23万人次,同比增长30.77%。 2009年贵州旅游实现总收入805.23亿元。2010年,贵州旅游接待游客人数达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30%。旺盛的旅游需求对贵州旅游保持较快发展形成强有力支撑,旅游业在“十二五”期间为实现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将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的人世,承办奥运会、世博会促进了贵州的对外开放。贵州与海外在旅游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有利于贵州旅游产业建设和对外招商引资及国外市场的开拓。为此,贵州旅游的总体要求明确: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加大以入境游为重点的高中端客源市场开发力度。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指出:“为加快旅游业发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制定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不断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多渠道、多形式参与国际旅游研讨和合作,贵州将借‘中国南方喀斯特’申遗成功的契机,用世界眼光和新的理念来提升旅游开发水平。”无疑,贵州旅游的发展要走国际化道路。

  旅游国际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文化进步的象征。贵州旅游的国际化发展标志着贵州在遵循国际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国际化发展显现了贵州的优势:旅游资源分布范围广、类型多、质量高,相当多的资源具有世界级资源价值、具有超国界吸引力。例如,贵州省荔波县被列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名录,黄果树瀑布和龙宫被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贵州各少数民族文化纯朴自然、独具特色。生态环境珍奇秀丽、得天独厚,这都为贵州旅游走向世界奠定基础。同时,根据国际旅游发展的规律,人均GDP在1000美元左右时,观光是主要的旅游方式;当人均GDP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时,休闲旅游成为主流。目前贵州入境游客对旅游方式的要求较高,那种走马观花、人均消费低、对环境破坏大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境外游客对舒适感、体验度的追求,他们寻找那种生活化的休闲旅游。贵州旅游也正逐渐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和集约阶段过渡,即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型。贵州旅游业正实施精品战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体验旅游等休闲旅游方式。诚然,贵州旅游在国际化发展中有先决条件开发中高端旅游,让境外游客的贵州之旅能成为他们的“生命加油站”和“精神调节方式”。

  然而,旅游国际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还需要树立理念、构建管理体系、完善管理队伍。贵州旅游国际化发展在突显其优势时也暴露其劣势:旅游业现有机制中存在局限性,约束着旅游产业的转型。例如,相关服务行业的机制与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不接轨,城市现代化综合水平较低,旅游产业关联带动作用较弱等。旅游产业发展过程存在的这些制约因素使贵州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和国内的双重竞争压力和挑战。旅游国际化实则包括形象国际化、品牌国际化、产品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和客源国际化,缺少任何环节都会影响旅游的转型和升级。解决问题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机制上与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接轨,加快国际化进程,营造浓郁的城市文化国际性氛围,增强旅游产品国际吸引力,从而拉近贵州与世界的距离。

  作为旅游国际化产业中一个极有优势的旅游接待省,贵州只有设法吸引更多的国际旅客频繁进入才能保证外汇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及时更新旅游设施,使旅游业的发展呈良I生循环。

  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英语素质与贵州旅游罔际化的关系贵州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绚丽多彩。据统计,少数民族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8.98%,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5%。尽管贵州建省不过500余年,但它的历史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从那时起贵州各民族的先辈在此繁衍生息,创造其灿烂独特的文化。

  民族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也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民族地区的文化内涵已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内在动力。因此,要推动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国际交流,要在发展中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旅游发展的国际化也要求人才国际化,除旅游业内人员的素质需达到国际标准外,生活在旅游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的人们也要设法减少与外国游客的交流障碍,要按国际化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要求来推介本民族文化。同样,由于少数民族居民是民族地区的主人,是民族特征的载体,境外游客也期望能与当地少数民族零距离接触:即能在不经过翻译或尽量少用翻译的情况下直接与少数民族交流和沟通,哪怕只是简单的英语表述或借助身势语的边说边比划。事实上,这就要求提高民族地区人们的英语素质。素质的提高首先要从学生抓起。学生可塑性大、参与积极性高、更具创新性等特点可使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快速高效的培养。综观旅游业发达的非英语国家和地区,不难发现当地居民,尤其是学生,都具备较好的英语素质。从艺术圣殿法国到音乐之国奥地利;从崇尚历史的意大利到桑巴狂欢的巴西;从南亚诸国到韩国或日本,当地居民的英语水平的确帮助国外旅游者在当地获得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同样,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旅游国际化发展成功例子。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的民族文化和自然喀斯特奇观——石林吸引着众多的境外旅游者。为了更好推介当地的旅游资源,并按国际化的要求来发展景区,有关部门采取超常规的方式来提高当地学生和居民的英语水平,学习内容立足实用,学习方式不只靠学校教育,还靠在日常生活中的长期增强式培训,因而当地百姓都能说上几句英语,许多英语导游并非科班出身,而是由当地学生充当,国际化发展的进程加快。

  开创人人学旅游、人人爱旅游、人人创造良好旅游环境的新局面也是旅游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居民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的权利。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会直接影响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成功,直接决定着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品位与竞争力。【4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素质决定着他们参与家乡旅游发展的质量。因而在提高民族地区旅游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也要相应提高全体少数民族公民的文化修养和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素质,使他们既能有效配合旅游行业人员展示本民族文化,也能出色完成学校要求的英语学习任务,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打下扎实的量由出。

  贵州省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主要原因是他们成长的环境相对特殊,受教育的环境相对较差。民族聚居区和民族散居区的学习条件又有所不同。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虽已在少数民族地区各层次的学校开设,但由于多种原因,各地区不同群体的英语学习质量不等,水平参差不齐。调查发现,散居在经济较发达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因家庭经济条件、学习条件较好,所读学校有竞争的氛围,他们的英语水平较高。但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总体不如散居区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聚居区的学生一直就读于贫困或较贫困地区的学校,当地教育相对滞后,客观上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同时,学生的各科成绩发展不平衡,英语成绩往往不及其他科目。因此,英语课的尽早开设和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成为当地政府和民众关注的一件大事。

  三、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英语素质的对策研究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英语素质是个系统工程,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需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启发者和知识信息源;家长起督促作用。学生年龄越小,三者的配合就越紧密,教师的作用就越发凸显;反之,学生的年龄越大,自身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对家长的依赖性越小,但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更多元化。为此,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英语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提高民族地区英语师资的综合素质英语师资的综合素质是英语教师业务素质的综合要求,是教师基本素质的一项细化。英语教师须先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因为“教师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总和。”5j3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基本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包含其中。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学质量提出的相关公式中得以体现:教学质量=(学生+教材+环境+教法)×教师素质。同时,我国外语教学专家也指出:“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自身语言素质、教学观念、教学理论水平、教学技能技巧、教师自主的发展能力都是制约教学进步的因~质o和\"I专612羹喜教学。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资源严重不足,现有师资的综合素质也亟待提高。该地区英语教师队伍总体存在这些问题:教师学历达标率低;教学理念不能及时跟上时投稿展的要求;教学方法陈旧、缺少创新,对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较差;部分教师不安心在偏远地区任教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首先,多途径、多渠道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的学历水平。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学历结构差距较大,而英语教师的学历层次相对更低。

  因此,要鼓励教师进修,多方筹措经费为其提供便利的进修条件;要依靠教师职后教育来提高他们的学历结构;要常请专家和发达地区的教师来举办学术讲座和示范教学。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教师的业务发展。其次,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贵州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加大对英语的要求,英语教育的发展须适应新形势。因此教师的观念要与时俱进,教学方式和手段要改革创新,教学中要多法结合,创造英语学习的环境。再有,要想方设法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形成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尽力提高待遇,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二)激发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兴趣和动力在英语教学中总是第一位的。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去培养他们自觉求取博学的动力。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树立自信心。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的积极正确引导,需要教师的教学艺术。因此,教师要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出适合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更需培养和保持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多数学生不明确自己学习英语的动机,故兴趣不大,动力不足学生很难坚持下来。为此,民族地区英语教师肩负着更重大的责任和使命。须做到:首先,注重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英语教学是一种师生的合作,成功的合作建立在教师“爱的教育”基础上。一旦爱的教育能有效实施,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继而“亲其师,信其道”。其次,重视入门教育,抓好基础阶段的学习。入门阶段的英语教学注重语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随后逐步增加词汇、语法等相关内容,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最终目的。学校要选择英语语音条件好的教师承担英语入门教育,教学方法要形式多样。再有,教学中融知识性、文化性和趣味性为一体。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大量使用任务型和主题型教学法来加大学生的课堂参与,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真正主体。最后,开展内容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就是缺乏语言环境。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也因此受到影响开展有教师指导的英语课外活动可以一定程度弥补该不足,给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例如,课外活动中教师可结合当地民族旅游资源,设计情景让学生用英语来介绍他们的身边景、身边人和身边事,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极力解决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困阻英语学习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本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等对英语学习产生了迁移作用。这无疑增加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度。

  针对这些迁移因素,要及时找到解决办法,才能快速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质量和效果。

  首先,找出民族语言和英语的语音异同,对比教学。语音是语言学习的先决条件,学得好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任何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都以其特定的声母和韵母形成独特发音。其语音中除有音素外,还有重音、语调等超音段成分。为让民族学生更容易掌握英语的语音,对比是很有效的方法。例如,有教师就把仫佬语中的词尾塞音、鼻音与英语的爆破音、鼻音进行比较,发现异同所在,通过对比,仫佬族学生就能很快学好英语的这两种音。其次,翻越文化语境阻隔,克服文化心理障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语境给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确造成很大困难。界于文化语境包括了某个民族所有的文化内涵,加之贵州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流长,存在着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分布方式,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表征。当民族文化观念折射在少数民族学生身上时,所表现出的文化心理多为封闭、保守和传统。

  具体产生的心理特征包括羞涩和自卑。因此,要引导学生正视这些阻隔和障碍,让他们了解文化差异给英语学习带来的不便,采取更切实际的教学方法,鼓起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最后,分析思维方式的差异,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的水平。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间接和概括的反映。“语言不仅在表达思想时是必要的,而且是思维过程的一部分。”_8J3∞但由于语言的不同,思维的方式也产生了差异。要学英语,就要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和进行表达。例如,对待赞扬的态度,中国人以谦虚为荣,西方人则比较实际。同样,在进行英汉互译时,不能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译句必须按英语的思维方式调整结构。因此,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调节文化观念,转换思维方式,进行有效交际。

  (四)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在任何阶段都要培养学生听、说、读、译五项技能。听和说的技能被列在其首,可见具备听说能力的重要性。但听说能力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好英语的“瓶颈”。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首先,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关键在于打下扎实的英语语音基础。语音是语言第一要素,学生的正确发音有助于听力理解。因此,要通过正确教授学生英语国际音标来规范他们的英语发音,继而强调语音中的连读、弱读、失爆、鼻腔共鸣等发音技巧的训练。同时,明确意群现象在口头表述中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通过从短句到长句和难句的意群运用来加强学生的语言意识和敏感性。学生的语音基础一旦打好,听说能力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其次,加强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分项训练。

  英语听说能力虽是有机统一体,但学习中不难发现两者对知识的认知方式是不同的。听是对语言的感知,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说是对语言的运用,是一种主动的产出,听是说的前提条件。因而在训练时通常要先加强听的训练,内容可从简单的日常会话到与所学课本有关的主题材料,语速选择可从慢速、中速,再到正常语速。还要注重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精听能有效训练学生的各种听力技巧,使他们打下坚实的听力基础;泛听则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量中求质,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听的能力。此阶段的训练重心就是听,对所听内容的理解做到越多越好,教师要设计出相关的检测方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随后加强说的当嚣的内容和材料后,教师不妨组蓑织相关磊的主题论,分别通过两人一组、三人一组、班级小组、班级大组、乃至全班共同进行讨论,课堂上营造只能讲英语的气氛,教师游走于各组之间,监督、指导学生,并不时参与各组讨论,然后采用特定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说的效果。课后要给学生布置任务,使他们说的训练不问断,有延续性。

  再次,整合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加强综合训练。听说能力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是互为前提,相互作用。虽然听在前,说在后,但交际时听说的顺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为此,单项训练后,两者需要有机整合。此时学生的单项能力也有一定基础,整合过程也就是对两种能力进一步提高的过程。此阶段不妨也加强对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因为人们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会对该语言的运用起重要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经过对英语的反复感性认识后上升为理性认识,这种经验和体会有助于获得语感。人对语音、语意和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对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能助一臂之力。

  最后,听说能力的提高可利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兴旺,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进入民族地区,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已学的英语知识,介绍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哪怕开始时会有错误,但也要及时改正错误,坚持练习,充分利用这种实战英语的好机会。

  (五)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离不开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学习英语时必须同时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否则就无法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该语言。少数民族学生更需要有国际化的视野来参与完善当地的旅游开发,因此,恰当得体地运用英语是必需的。通常,在没有英语的环境中了解其文化,主要通过学习和观察。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师肩负着深刻领会英语文化内涵和英语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要摆脱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束缚,把文化知识的传授贯穿于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六)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国际旅游常识大力推进旅游人才国际化需要重视教育培训,在加快培养一支与旅游国际化相适应的行业管理队伍、企业家队伍和专业技术队伍的同时,也茎喜墨篓案增加他们的国际旅游常识,势必达到既扩大知识面又协助宣传当地人文资源的目的,这种有实用性的英语学习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传授他们一定的旅游基础知识,教用英语简述当地的景区景点、涉外宾馆饭店、机场、车站、码头和交通运输、娱乐购物、银行等最基本的情况,以及当地旅游的注意事项等。使他们的英语水平通过边学边用的方式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贵州旅游业要实现国际化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深挖当地少数民族旅游文化的内涵。在外国游客的眼里,贵州必须不同于他们自己的国度,而这种不同就在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对他们而言,贵州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民风、思想观念、精神追求、审美追求、道德情操等就是异国风情,就是贵州旅游的文化特色。而传承着这些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如果能够用英语,哪怕只会一点,与崇尚他们文化的外国游客交流,展示自己民族的生活画面,那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要把贵州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视为一个契机,须着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素质和水平。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jjlw/3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