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图书市场物流发展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想法

时间:2014-09-25 20:43:26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对图书业及图书物流方面的相关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了图书物流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现有技术和理论针对图书物流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摘 要】在目前国内图书物流市场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前提下,本文通过对图书业及图书物流方面的相关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了图书物流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现有技术和理论针对图书物流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图书物流 发展 标准化 成本

  一、图书物流的发展潜力巨大

  (一)图书业的发展对物流的需求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出版业一直保持着正增长的趋势。2005年,我国出版图书22万多种,其中新版书12万多种,累计销售493亿元。2006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超过10%,这一数据在2007年增至10.41%。不断壮大的图书业对物流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图书物流服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提高作业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物流费用和资源浪费。

  (二)物流的发展实现图书的价值

  图书的价值主要体现于书籍从出版商送达书商并成功销售产生的经济价值,就物流的功能来说,体现图书物流的价值主要由运输、储存、配送三种功能承担。

  其中,运输是图书物流中最核心的环节,它实现了图书从供应方向需求方的实体流动,创造了图书的空间价值,离开了运输,图书物流作业的展开将变得异常艰难。储存作为图书物流中的一种静态作业,着重协调出版与销售之间的供需关系,创造了图书的时间价值,但是对图书的储存需要合理计划,权衡储存成本与销售利润之间的平衡,才能更大程度地实现图书的价值。配送作为面向用户的末端环节,是将现代物流技术运用于图书物流领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过程,配合图书物流中心的建设,配送更加体现了图书在整个运作流程上的价值。

  (三)图书物流的特殊性对物流技术的要求提升

  图书销售存在着一定的季节性趋势,其中以教材类图书最为显著。2005年教材类图书种类站图书总种数的22.49%,定价金额占总金额的41.19%,销售码洋占全年图书销售总码洋的45.61%,如果再加上教辅类图书,这一比例将会更大。众所周知,教材类图书通常在入学的春秋两季迎来销售的高峰,这一时期需要图书物流能够满足基本的配送需求。

  此外,国内图书销售过程中的高退货率也对图书物流的退货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我国,多数出版社的退货率介于20%到30%之间,有的甚至高达50%,因此建立科学的逆向物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二、图书物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标准化程度不高

  图书物流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一方面取决于图书这种特殊物品的性质,一方面源于图书物流行业缺少既有的标准。

  图书物流所承担的货物,多以纸制包装为主,货物体积大小差别较大,难以集中处理。同时,行业中用于承担图书物流作业的物流器械的规格也不尽相同,使得货物在出版商、物流服务提供商、书店之间的周转无法采用统一的器具(如托盘、包装箱等)快速地完成货物的交付作业,增加了货物在装卸搬运、存储过程中的复杂程度,也降低了图书物流的效率。(二)图书物流成本高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成本水平一直居高不下。作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图书物流自然也不能避免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就行业普遍观点来看,图书物流中的仓储、运输成本大约占到销售码洋的3%,加上设施设备折旧、人工成本、信息系统投资回报等,这一比例将高达15%。这一部分物流成本,对于出版商等供应方来说,是无法避免的。

  在图书业中,物流成本主要体现在库存成本与运输成本。其中,高库存一直制约着图书出版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出版商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够充分,难以较好地利用社会上的物流资源,尤其是运输资源,从而通过图书物流的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三)物流作业水平还需适应多变的图书市场

  近些年的图书销售情况显示,我国图书销售周期短较为普遍。针对这种短销售周期,书店会频繁地将旧书下架并采购新书,这就需要高效的物流作业衔接旧书的回收、储存与新书的采购。

  另一方面,在以数字化、多元化和个性化为特点的阅读新趋势的环境下,出版业需要寻求新的运营模式来满足读者多方面、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在这种多变的图书市场中,物流作业执行方不仅需要面对逐渐呈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出版物,还需要充分整合各方资源,使整合图书物流的供应链充分实现这种文化产品的真正价值。

  三、对图书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

  (一)加快图书物流的标准化进程

  要推动整个社会物流水平的发展,不只要实现图书物流的标准化,更需要将各物流领域的标准化有效结合,实现各物流环节的有效衔接。

  针对图书物流的标准化,统一该行业的作业水平和服务水平的评价标准是当务之急,这包括统一图书物流中涉及到货物转运移交时的器械规格、供需方在物流信息交换传输时的标准、各种图书物流技术的标准等。只有实现整个图书物流市场的标准化,才能够合理地整合物流资源、避免浪费、提高效率、减少差错。

  (二)寻求低成本的第三方物流合作

  针对出版商每年的必须开支——物流成本,恰恰是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在长远发展过程中,建议出版商将图书物流作业外包,寻求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实现资源整合与成本效益。第三方物流可以整合出版商之间的资源,实现图书物流的规模效应。在出版商追求相同利益目标的前提下,第三方物流可以整合出版商的信息资源,将各自分散的业务集中起来,并依托于第三方物流的运输网络、运输设备、仓储设施等软硬件资源,使与出版商相关的物流成本降至最低。

  (三)加大现代图书物流设施和技术的投入

  对图书物流实行标准化的建设,不仅依赖于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还依赖于将现代物流设施与技术引入图书物流发展中。由此,合理规划图书物流中心和加大应用于图书物流的信息化投入是逐步发展现代高效图书物流作业的有利途径。

  图书物流中心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满足对图书快速、大批量、低成本等要求的配送作业;另一方面能够配合日益丰富的图书展销会和各类书展的开办,提供必要的物流服务;最重要的是,图书物流中心能够充分整合社会上的各种物流资源,如社会闲置车辆,推动市场尤其是第三方物流市场的优化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jjlw/4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