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流行语“给力”的语言学解析

时间:2014-09-25 20:44:42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给力”一词作为2010年度使用频率最高的流行语,在结构、语义和语法功能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方面。本文试图探讨“给力”的语言学特征,并分析其得以广泛传播的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因素

  摘要:“给力”一词作为2010年度使用频率最高的流行语,在结构、语义和语法功能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方面。本文试图探讨“给力”的语言学特征,并分析其得以广泛传播的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因素。

  关键字:“给力” “给+N”结构 “V+力”结构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Powful”is the most popular buzzword in 2010.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syntactical features and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this word and analyze the linguistic reasons which cause this word so popular.

  Words:powful,N-structure, V-structure

  “给力”是2010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为广泛的流行语之一。作为网络流行语,“给力”在构造上不同于以往流行语的音译(如“粉丝”)、谐音(如“稀饭”)、字形借用(如“囧”)、缩略(如“白骨精”)、词义引申(如“潜水”)、语法功能转移(如“雷”)、派生(如“蚁族”)或句法结构重组(如“被幸福”),“给力”具有双音节词的内部结构,同时在语法功能上、语义上又有其鲜明的特征,本文即从语言学角度分析“给力”的使用和构造特征,从而探寻其得以广泛传播的语言学及社会语言学基础。

  一 “给力”的语法特征

  1.1“给力”的用法极为灵活,它可以兼作形容词、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它的主要句法功能是充当谓语、述语、定语、状语。

  1.2“给力”可以用作形容词,受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修饰,充当谓语和定语,有“棒”、“带劲”的意思。如:

  1. 这套装备很给力。

  2. 强大的字幕组,你们实在太给力了。

  3. 优惠不给力 成交温吞水(《文汇报》2011年4月28日)

  4. 2010年最给力的话题是什么。

  1.3“给力”可以用作不及物动词,充当谓语,表示“加油”、“用力”。如:

  5. 央行给力 货币政策名义宽松实转紧缩 (《重庆晨报》11月12日)

  6. 根除“霸王条款”,监管需“给力” (《济南时报》11月12日)

  7. 为青年法官成长“给力” (《江苏法制报》 11月12日)

  作为不及物动词,“给力”可以进入“给不给力” 、“给点儿力”、“给什么力”、“给不了力”等格式,如:

  8. 贷款能否获批 要先看看你的房子“给不给力”(搜狐网转《东方卫报》,2011年1月13日)

  9. 为“和谐天津”给点儿力(天津政法综治网,2011年1月19日)

  10. 中国式慈善,要给什么“力”(《时代周报》2011年3月31日)

  11. “蛮力”给不了力。(体坛网2011年4月15日)

  1.4 “给力”也可以用作及物动词,充当谓语,其后常常加“受力对象”作宾语,有“使……获得力量”的意思。例如:

  12. 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人民日报》11月10日)

  13. 网络正在“给力”现实。(《看天下》第160期)

  14. CPI创25月新高 食品给力74% (《沈阳晚报》11月12日)

  1.5“给力”还可以修饰动词作状语,可以由介词“于”引介对象,但这些用法不是很普遍,仅限于网络,如:

  15. 英王储王子给力祝福“君顶领袖会”慈善舞会(腾讯网2011-1-17)

  16. 让子弹给力地飞吧。

  17. 像投诉运营商一样给力地投诉快递。

  18. 高铁给力于服装行业。

  19. 卓越的管理者懂得给力于团队。

  作为一个新生词语,“给力”在各类传媒中、在口语中的用法可谓五花八门,但用作形容词、及物动词,充当谓语、述语、定语的用法最为普遍,认同度也最高,充当状语的情况相对较少。

  二 “给力”的结构语义特征

  2.0在结构上,“给力”是 “给(动词性语素)+ 力”(名词性语素)构成的动宾式复合词。徐通锵先生提出将汉语双音节复合词纳入纵、横两个系列,以前字为核心字构成离心的横向系列,以后字为核心字构成向心的纵向系列,据此,“给力”可以纳入以“给(动语素)”为核心字的“给+N”结构和以“力”为核心字的 “V+力”结构进行分析。

  2.1汉语中的“给+N”结构

  “给+N”结构在现代汉语中大都是临时搭配的词组,“给”后的名词可以是单音节的,也可以是双音节的,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如:“给他”、“给假”“给东西”、“给机会”,也有一些组合带有惯用语性质,如“给脸色”“给面子”“给脸”等等。作为动词,“给”有“使对方得到和使对方遭受”的意思。

  刘永耕在《动词“给”的语法化过程的义素传承及相关问题》一文中指出:“给”是典型的给予类动词、双宾动词,给予义的“给”具有五个义素:A[+给予者]、B[+发出]、C[+给予物]、D[+使获得]、E[+接受者]。其中,核心义素是B和D,它们共同体现“给”的行为动作意义,A、C、E是核心义素所要求的语义成分,体现“给”的配价要求。当“给”进入句法组织时,A、C、E就要求有相应的句法成分来表示它们。

  “给”可以后加“给予物”,也可以后加“接受者”, “给”带双宾语时,近宾语是“接受者”,远宾语是“给予物”,例如:

  20. 给机会(给+给予物)

  21. 给他(给+接受者)

  22. 给他机会(给+接受者+给予物)

  “给”直接后加 “给予物”时,必须由介词“给”引出“接受者”,这样的用法仅限于口语,例如:

  23. 大家给(一个)机会给他。(给+给予物+给+接受者)

  可见,汉语典型的“给予”类动词在语义上都要求与“给予物”和“接受者”相匹配,但“接受者”与动词的支配关系更直接,“给予类动词+给予物+接受者”通常不是优势语序,“给予物”常需介词引介。

  流行语“给力”可作形容词使用,可以直接后加“接受者”,可见其并非标准语中“给+N”结构的词汇化,但“给”将 B[+发出]和D[+使获得]两个义素赋予“给力”,从而使“给力”具有“给予力量”和“使获得力量”两方面的涵义。

  2.2 汉语中谓词性的“V+力”结构

  “力”在现代汉语中是不成词语素,可以前加动词性语素、形容词性语素等构成双音节词。“动词性语素+力”构成的谓词根据其语法特征可以分为三类:

  (1)动宾式形容词,如:“卖力”、“努力”、“用力”“省力”、“费力”、“得力”、“吃力”、“有力”、“无力”;

  (2)动宾式谓宾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如 “奋力”、 “竭力”、“协力”、“勉力”、“量力”、“尽力”、“努力”、“用力”、“着力”“受力”、“出力”、“发力”、“受力”、“角力”、“乏力”;

  (3)动宾式体宾动词,如“效力(于)”、“致力(于)”“借力”“得力于”。

  其中(1)类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大多可受否定副词“不”修饰,可以作离合动词,进入“V+不+V力”、“V+点儿力”等格式,这类词还可以作定语或状语修饰名词和动词。(2)类词比较复杂,其中“奋力”、 “竭力”、“协力”、“勉力”、“量力”等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只能后接动词性成分;“出力”、“着力”、“用力”、“努力”、“尽力”等可以独立作谓语,也可以直接后接动词性成分;“角力”、“发力”、“受力”、“乏力”等多数情况只能独立作谓语。《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以及《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将这些词归入动词;(3)类词是典型的体宾动词,可受否定副词“不”和“没”修饰,后面可直接加体词性宾语,也可以由后缀化的“于”引介体词性成分,如:

  24. 在发展中国家,首先要致力于发展,同时也必须保护和改善环境。

  25. 我妈妈曾效力于国家女子篮球队。

  26. 希望加盟克鲁赛罗后能有利于自己更好地效力国家队。

  27.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致力维护港人与内地游客的权益。

  28. 民间神鬼信仰的形成,还得力于官方的利用、提倡,以及文学作品、民间说唱所起的传播作用。

  29. 广州借力体育产业的“溢出效应”,经济、文化、社会出现了“三会三飞跃”。

  在语义上,(1)、(2)两类词都强调施事,是施事的行为特征;(3)类词则强调动作行为的对象,或者以受力对象为宾语(如:效力、致力),或者以施力对象为宾语(如:借力、得力)。

  2.3尽管“给力”目前的用法纷繁芜杂,但这些用法大都没有超出 “V+力”式谓词的范围,显然,从功能上看,“给力”是“V+力”结构的一个新成员。1976年,英国学者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提出“模因”论,认为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模仿而得到传播,“给力”在语法功能上的模因显然是“V+力”式谓词。

  三 “给力”作为流行语的语言学及社会语言学特征

  3.0“给力”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这固然与权威媒体的加入以及各类媒体的推波助澜分不开,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给力”的语言学及社会语言学特征也是其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

  3.1新颖是流行语最基本的特征。尽管“给力”在结构上、功能上有其合理性,但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文献中很少有这样的组合,求新的追求使现代流行语层出不穷。

  “给力”兼有多种词义,内涵丰富,亦俗亦雅。“给力”最基本的语义是“棒、带劲”,而这是流行词语最能产的语义范畴之一。近现代以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这一语义范畴就会有新的流行词语诞生,从“棒”、“带劲”、“高”,到“盖”、“牛”、“爽”“酷”,再到“给力”,都可以纳入这一范畴。这些词语来源不同、特色各异,都具有很强的口语色彩和时代特征,能够广泛流行。当然,有的词流行一段时间就消失了,如“盖”,也有一些词进入了现代汉语口语系统,如“爽”,与这些词语相比,“给力”显然是书面语色彩较强的一个,而且其内涵远比同类的其它词语更丰富。

  在语法方面,“给力”兼有形容词、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的特征,其使用领域远大于“得力”、“尽力”、“努力”等词语,几乎涵盖了“V+力”式词语的所有用法。“给力+名词性词语”甚至可以产生结构多义,如“给力青春”、“给力星期天”,既可以理解为述宾词组,又可以理解为定心词组,这些语义、语法上的特征显然是求新、求奇、求自由的现代媒体所青睐的,也是众多网民所追求的。

  此外,“动宾式词+宾语”是现代新闻标题常用的格式,其中的动宾式词常常是传统的不及物动词,如:

  30. 劳力士、欧米茄角力亚洲市场(凤凰网2011年5月2日)

  31. 济南:领导干部离职3年内不得加盟相关中介(新华网2011年5月3日)

  32. LG杯预选中国遭遇惨败 王檄对阵白洪淅(搜狐网2011年5月3日)

  33. 徐州男孩成首个签约好莱坞的大陆童星(扬子晚报网2011年5月3日)

  “给力+宾语”的用法刚好与此类格式相契合,也可以说是这类格式的套用。

  在具备“V+力”式谓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给力”凭借新颖的构词、丰富的语义、灵活自由的句法功能,一夜之间成为2010年最流行的词语。但是,我们也看到,短时间内的过度使用使这个网络新词很快失去新鲜感,毫无节制的滥用也使这一词语在语义、语法上失去界限,这些都可能让“给力”成为昙花一现的流行语现象;当然,如果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用法逐渐固定,逐渐规范,那么铅华褪去,“给力”也可能会进入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系统。流行语的发展自有其规律,“给力”到底能有多给力,我们需静观其变。

  参考文献:

  [1]吕叔湘主编 2005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馆

  [2]刘永耕 2005 动词“给”的语法化过程的义素传承及相关问题[J], 中国语文,(2)

  [3]李行健主编 2004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4]于根元 2001 《网络流行语概说》,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jjlw/5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