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1-06-03 10:48:13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摘 要: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这也是目前语文课堂面临的最大难题。通过调查与学习,厘清了课堂中无效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了好问题的三个特质:一是具有高度的 整合性,二是契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三是具有思想的引领

  摘 要: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这也是目前语文课堂面临的最大难题。通过调查与学习,厘清了课堂中无效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了好问题的三个特质:一是具有高度的    整合性,二是契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三是具有思想的引领性。就问题设计组织了多次集体备课,然后进行课    例研究,得出了六条策略,分别是精准把握文本与目标,正确预测学生的生长点,寻找恰当的切入口,设计结    构不良的问题,给问题注入价值导向,采用缘起于学生的问题。
  
  关键词:问题设计 整合性 引领性 生长点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只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让学生生成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应用知识的可能。学生学习缘于问题,教师教学始于问题,问题是构建课堂的“脚手架”。设计巧妙的问题如同灯塔,能牵引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存在诸多弊端: 一是问题多而琐碎,让学生疲于应付,思考肤浅;二是课堂中会出现大量设置不当的问题,有的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有的问题过于宽泛,让学生无从下手,有的问题过于深刻,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跳起来也够不着。如此种种,比比皆是,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拓展,生活经验不能被激活,这种问题我们称之为“无效问题”。基于此,笔者所在课题组就语文学科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展开探究。
  

  一、无效问题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的课堂会出现那么多无效问题呢? 我们在大量研究课例的基础上,得出了三点结论。
  
  (一)研读文本不够深刻
  
  教科书上的课文都是编者精挑细选的文质俱佳的作品,在语言文字与思想内涵方面都具有示范作用。课文的重点是什么?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我们怎样通过文本这个载体让学生形成语文素养?……这些都需要教师对文本有精细的解读与透彻的理解。如果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不够深刻,就抓不住课堂的中心,提炼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例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的教学设计中,我们要抓住“奇”字设计问题,而不是文中的修辞手法。
  
  (二)对学情分析不足
  
  设计问题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我们必须了解学生已经学会了哪些知识,积累了哪些生活与学习经验, 他们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目标。这些都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了解或预设的。脱离学生学情的问题设计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些问题设计在县城学校合适,但是在乡村学校就不合适,为什么?就是因为学生发生了变化,他们的知识点与生长点因为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施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班级可以就“巧记生字”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小组成员达成共识,再汇报分享。但是如果学生对识字方法认识不清“,巧记生字”这个问题就会成为课堂教学推进的障碍。
  
  (三)教师的习惯问题
  
  “以前我们的老师是这样教的,现在我就依葫芦画瓢照样教。”“我十年前是这么教的,十年后我还是这样教。”教师缺乏创造性思维,不能审时度势,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最近,笔者听一位年轻教师执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课。首先是故事导入,接着学习生字词,然后逐句讲解诗意,最后画情境图,体会作者情感。整整一堂课,老师不停地讲,学生不停地重复。知识情感目标基本达成了,可是学生掌握了什么技能吗?没有。生字词的音、形、义是老师教会的,诗意是老师照书讲解的, 而不是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得到的,学生就不能获得语文素养。这类教师主讲的模式在上世纪80 年代的课堂里是常态,但是 30 年后依然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这是值得深思的。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我们的教学目标从上世纪70 年代末的“双基”到 2001 年的“三维目标”,再到今天的核心素养,教育的风向标变了,我们的教师却依然习惯性地沿用以前的问题与教学方式,怎么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代新人呢?
  

  二、什么是“好问题”

  
  设计“好问题”应当成为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当务之急。什么是“好问题”?我们通过文献研究与实践探索,发现“好问题”具有三个特质。
  
  (一)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一个“好问题”,首先应具有整合性,它应当根据课文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及本篇课文在单元中的位置与作用等综合设置,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能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读书、自我领悟的平台。以《羿射九日》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本文是统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三课,单元主题是“世界之初”,单元语文要素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羿射九日》是一个神话故事,通过劳动人民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向我们呈现了羿射九日的过程,本课时的重难点是利用提示讲述故事。好的问题设计既要从文本出发,让学生探究体现羿这位英雄人物形象的关键语句, 还要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关键语句展开想象讲故事。因此,本课的核心问题是:“羿是怎样射日的,你怎样评价?”教师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开展的教学活动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之间的课堂交往,这个问题把教师理解语文知识的能力转化成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契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好问题”是课堂的核心,它既与教材和教学目标紧密相连,又与学生的知识点与生长点有机契合。我们进行教学研究的重点不应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或教师语言的丰富性等问题,而是课堂教学设计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学生能不能凭借已有的知识能力储备去解决这个问题。仍以《羿射九日》的教学为例,我们可以把核心问题拆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了解羿射日的过程, 二是评价羿射日的行为。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朗读能找出羿的动作,还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演一演射日的过程,为后面的故事讲述打下基础。默读、圈画、表演是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的基本技能,运用这些技能,学生能够自主解决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需要学生思考后再作出评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能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词语,是一个跳一跳就可以摘到的“果子”。设置恰当的问题能带动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的兴趣怦然绽放,把学生所学的知识瞬间激活。
  
  (三)具有思想的引领性
  
  “好问题”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学生能从中领悟生活的美好,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智慧。一个好问题就是一盏明灯,能引领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往无前。正如刘铁芳教授所说,我们要引领学生成为具有生命气象的人,所谓有生命气象就是要有浩然正气,有仁爱之心,有中庸之德。再以《羿射九日》的教学为例,对羿的评价就是引领学生向善向上的资源,神话故事之所以能流传千古,神奇的想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民族精神的传承, 即羿与自然抗争的大无畏精神。
  

  三、问题设计的策略

  
  我们在集体备课中重点商榷的是问题的设计, 对一些优秀的课例,我们提取其中的问题进行研究, 总结出了六条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精准把握文本与目标
  
  问题的设计首先要立足于文本与目标。教师一定要明白文本所承载的学段目标与单元目标是什么,然后以目标为导向设计问题。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的《绝句》一课,这首诗主要描述杜甫草堂早春的美景。诗歌以“翠”衬“黄”,以“青”衬“白”,对仗精致,朗朗上口。让学生体会到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 感悟自然之美与诗歌的韵律之美,是本课的重要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笔者在小组合作环节设计了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这首诗究竟美在哪里?”笔者的预设非常丰富,有“黄”“翠”“白”“青”的颜色美,有朗朗上口的韵律美,有动静结合的景色美,有诗人生活安定的心情美,有诗句中“千秋雪”“万里船”的夸张美,等等,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美,表达美。这样的问题围绕一个“美”字展开探究,拓展了学生思维,结合了文本的特点,凸显了单元目标。
  
  (二)正确预测学生的生长点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中心,问题要与学生的活动经验紧密相连。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先了解他们已掌握的知识和学习方法,然后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一课, 笔者预测学生的生长点应是:
  
  知识基础——在诗词学习上,二年级学生按照统编教材的学习要求已背诵并积累了 17 首古诗词, 其中李白的诗有四首,分别是《古朗月行》《赠汪伦》《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学生对诗人李白已有一定了解。
  
  方法积累——学生基本接触了读诗文、看注释、想画面、查资料、抓字品读等学习方法。经过近一年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对小组的概念已完全清晰,明白自己是小组的一员,能在小组这个集体内有组织地参与活动。
  
  情感积淀——学生已经学过李白的诗,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诗人,对诗人有着崇敬与喜爱之情。
  
  基于学生的生长点,笔者设计的问题是:“读一读李白的其他诗歌,交流李白诗歌的特点,试着提炼1—2 个关键词。在此基础上,了解李白诗歌豪放、浪漫、想象丰富、大胆夸张的特点,激发对诗人及其作品的喜爱之情。”这个问题乍看是比较困难的,但二年级的学生已有较为丰富的古诗积累,而且因为李白的诗歌传诵最广,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只要学生多读多悟,就能利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
  
  (三)寻找恰当的切入口
  
  1.从题目中寻找问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或许就能触及文本的灵魂,从而引出课堂 的核心问题。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读课题后可以提出问题:“小壁虎是怎样借 尾巴的?”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又延伸出四个子问题: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它向谁借尾巴?它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循着问题一步 步读课文,看连环画,寻找答案。
  
  2.抓中心句提出问题。文章都有中心思想,用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或情感。这些中心思想有些直抒胸 臆,出现在课文的开头或结尾,有些则藏在字里行 间,需要学生去领悟。我们在研读文本时就要挖掘这 些表达文章主旨的句子,然后设计问题。如统编教材 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课文最后写道: “松鼠太太对鼹鼠先生说:‘我知道了,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你的是花籽。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这句 话就是课文的中心句。我们根据中心句提出核心问题:“为什么说长颈鹿大叔寄来的是‘美好的礼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探究,明白“美好的礼物”指 的是花籽,因为花籽给小伙伴们带来了五彩斑斓的春天。最后拓展延伸出一个问题:“生活中还有什么 也是美好的礼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进一步感悟到 能给他人带来快乐的就是美好的礼物。
  
  (四)设计结构不良的问题
  
  所谓的“结构不良”就是指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才能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的问题。我们设计的问题必须和具体的情境相联系,要让学生把问题与以往的经验联系起来,把已学过的知识激活。我们给定的文本信息不必太完整,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就如同画画中的留白,要体现提问的艺术。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一课,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怎样对待别人的劝告?”这个问题本身是矛盾的。听别人的劝告,有时不一定对,但是不听别人的劝告,有时又会引发严重的后果。这就需要学生联系生活,结合亲身经历来思考,最终认识到要尊重别人的劝告,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判断是接受还是拒绝,让学生初步建立起辩证思维。这样的问题是开放性的,有争议却又真实存在。设计这类问题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激活学生的经验,让他们凭借旧知来思考。
  
  (五)给问题注入价值导向
  
  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把握思想的方向,要引领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不同的问题能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思考。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一课,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大部分学生回答“:喜欢大象,因为大象通过实践认识到了自己耷拉着耳朵很有用,我是我,他们是他们。”但也有不少的学生回答“:喜欢小兔,因为它可爱;喜欢小羊,因为它给好朋友提建议。” 课堂看似热闹,其实价值导向是有问题的。文中的小兔、小羊等以貌取人,说大象的耳朵有毛病,是作为反面角色出现的,但是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够,对文中小兔、小羊的言行缺乏判断能力,思维还习惯性地停留在小兔可爱、小羊温顺的表象中,所以我们在提问时一定要有足够的预设,假如问题会导致学生的认知产生偏差,就要慎思慎行。我们在研究这个课例时就对问题进行了修改“:你喜欢大象吗,为什么?并请对其他动物的言行作出评价。”这个问题把大象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引领学生明辨是非,懂得要做最好的自己,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六)采用缘起于学生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曾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巧妙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习活动自然和谐地开展。问题大部分源于教师的设计,有时也可源于学生的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通过阅读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那么基于学生本位的学习活动就会顺利推进。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小毛虫》一课,当课件出现小毛虫与蝴蝶的那一刻,学生们立刻发出一阵阵惊叹声,随之小手高高举起,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蝴蝶真的是小毛虫变的吗?”“蝴蝶的翅膀怎么变出来的?”“小毛虫要多久才能变成蝴蝶呢?”……笔者设计的问题原本是:“小毛虫在不同的时期是怎样想的,你能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可是此时此刻,笔者再按照计划提出问题有点不合时宜,当时能做的就是顺水推舟,解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那就是小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然后引领学生从一次次变化中获得启示。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其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2000 多年前,孔子就曾说过:“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是孔子告诉我们关于问题的说法,提出要“叩其两端”,上下求索。目前问题设计是现实语文课堂中最大的难题,我们的研究也只是窥见了冰山一角。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也有很多困惑,如学生是有个性特征的,我们设计的问题能否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知识储备也不一样,我们设计的问题是否也要考虑教师的个体因素呢?提出问题后,我们应当怎样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出评价?等等。不断思考,不断发问,在语文学科教学问题设计的道路上,我们将百尺竿头思更进,策马扬鞭自奋蹄。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jylw/9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