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建筑期刊发表探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时间:2014-09-25 22:09:51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科技论文

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

  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本文发表在《中华建设》上,文章介绍了建筑工程混凝土对原材料的基本要求,分析了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是建筑期刊发表范文,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混凝土是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掺合料等多组成分构成的一种性能多样化的材料,其性能不仅与组成材料的性能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施工技术、所处环境及维护条件等有关。要在设计方法、施工技术以及维护要求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以促进我国混凝土结构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 建筑工程混凝土对原材料的基本要求

  1.1 水泥材料。混凝土所用的主要材料为水泥,应优先选择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一般不得低于32.5MPa。以上品种的水泥与其他品种水泥相比,具有早期强度高、水化热较高、干缩性较小等优点。如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应大于 32.4MPa,在施工中要严格按施工方法操作,并且要加强养护,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1.2 细骨料。水泥砂浆面层所用的细骨料为砂,一般多采用中砂和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 3.5%(质量分数)。因为细砂的级配不好,拌制的砂浆强度比中砂、粗砂拌制的强度约低 24%—34%,不仅耐磨性较差,而且干缩性较大,容易产生收缩裂缝等质量问题。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水泥砂浆地面的施工比较简单,其施工工艺流程为:基层处理一弹线、找规矩一水泥砂浆抹面一养护。

  2 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粗骨料、细骨料、外加剂组成,按照具有资质的检测中心出据的实验室配合比,现场振捣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中水泥标号很重要,要认真对侍,为了保证砼的质量,在检验中,应控制砼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同时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也不宜大于550kg/m3。

  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砼砂率当无历史资料可参考时,通过粗骨料的粒径、品种及水灰比选取,只用一个单粒级粗骨料配制砼时,砂率应适当增大,如是抗渗砼,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当然对于不同品种的砼,细骨料也相对应进行调整。

  3 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

  3.1 轴线、尺寸偏差。产生原因:(1)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变形和位移;(2)模板自身变形,支撑不牢,支撑点基土下沉;(3)混凝土浇筑时一次投料过多,一次浇筑高度超过规定,使模板变形;(4)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5)施工测量放线有误;(6)混凝土浇筑顺序不当,造成模板倾斜等。

  预防措施:(1)模板使用前要经修整和补洞,拼装严密平整;(2)模板要有模板施工方案,方案要经过计算,保证足够刚度、强度和稳定性;(3)下料高度不大于 2m;(4)振捣时振捣棒不要接触模板;(5)浇筑混凝土前,要对构件的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检查核对,确保轴线、尺寸准确无误。处理方法: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

  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偏差较大时,需经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处理方案。

  3.2 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1)模板及其支撑不牢,产生变形或局部沉降;(2)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浇筑后产生分层,出现裂缝;(3)养护不好引起裂缝;(4)拆模不当,引起开裂;(5)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使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产生裂缝;(6)构件受力过早或超载引起裂缝;(7)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开裂;(8)设计不合理或使用不当引起开裂等。

  预防措施:(1)模板使用前要经过计算,保证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2)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护;(3)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应合理设计浇筑方案,避免出现施工缝;(4)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处理方法:对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无影响的细小裂缝,可将裂缝处加以冲洗,用水泥砂浆抹补。当裂缝较大、较深时,应将裂缝附近混凝土凿成 V 型凹槽,扫净并湿润,先刷一道水泥砂浆,然后用 1:2 水泥砂浆分 2—3 层涂抹,总厚度在l0—20mm,压实抹光,并加强养护。

  3.3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产生原因:(1)模板接缝不严,板缝处漏浆;(2)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或模板未满涂隔离剂;(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漏振造成蜂窝麻面、不严实;(4)混凝土搅拌不均,和易性不好;混凝土入模时自由倾落高度过大,产生离析;(5)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6)混凝土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出现蜂窝麻面等。

  预防措施:(1)混凝土浇捣前应检查模板缝隙严密性,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2)混凝土浇筑高度一般不超过 2m,超过 2m 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等进行下料;(3)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 20—30 秒,使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处理方法:(1)麻面主要影响使用功能和美观,应加以修补,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抹平;(2)如果蜂窝较小,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 1:2 或 2:5 水泥砂浆修补;(3)如果蜂窝较大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并加强养护;(4)如果是孔洞,凿去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用压力水管或钢丝刷洗刷干净,支模后,涂纯环氧水泥浆进行封闭处理或用压力灌浆。孔洞较严重时,则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进行处理。

  4 露筋

  产生原因:(1)混凝土振捣时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2)构件截面尺寸较小,钢筋过密,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3)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移位,造成露筋等。

  预防措施:(1)钢筋混凝土施工时垫足垫块,固定好,同时保证保护层厚度;(2)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如遇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3)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处理方法: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 1:2 或 1:2.5 水泥砂浆抹压平整。

  5 混凝土缺棱掉角

  产生原因:(1)木模板未充分湿润或浇水不够;(2)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混凝土强度低;(3)木模板吸水膨胀,边角被拉裂;(4)拆模时过于大力,棱角被刮掉;(5)低温施工过早拆掉侧面非承重模板;(6)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未涂隔离剂或涂刷不均匀。

  预防措施:(1)混凝土浇筑前将模板充分湿润;(2)浇筑后要加强养护;(3)拆模时避免使用蛮力,注意保护棱角;(4)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1.2N/mm2时才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处理方法:将松散地方凿除,冲洗干净并用水充分湿润后,用 1:2 或l:2.5 水泥砂浆抹平;或支好模板用高一级混凝土捣好抹平,并加强养护。

  6 结束语

  混凝土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种性能多样化的建筑材料,其性能不仅与组成材料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施工技术、所处环境及养护条件等有关。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我国的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施工中掌握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切实控制施工质量,进而促进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对结构物的安全和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宁仁岐.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陶景良.混凝土防渗墙施工[M].北京,水电出版社,2006.

  [3] 李民:《浅谈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监理》,《 北方交通》,2011(4).

  [4] 贲卫东:《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研究》,《中国西部科技》,2009(3).

  建筑论文网投稿须知:《中华建设》杂志1994年创刊,曾用刊名:《湖北建设》、《长江建设》。本刊由国家建设部主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和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优秀期刊。是全国建设行业的核心期刊。本刊为国家级期刊,在全国范围内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2316国内统一刊号CN42-1732/TU,邮发代号:38-307。《中华建设》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在行业内拥有权威而广泛的影响。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ligong/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