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对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问题的再探讨

时间:2014-09-25 22:09:53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科技论文

摘 要: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是高等级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排水性能与质量是决定高等级公路使用寿命的关键条件,本文详细地论述了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摘 要: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是高等级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排水性能与质量是决定高等级公路使用寿命的关键条件,本文详细地论述了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路基;路面;排水;施工

  Abstract: The subgrade and pavement drainag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ts drainage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is the crucial condition of high grade highway service life, this pape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high grade highway subgrade and pavement drainage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problems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Keywords: subgrade; pavement; drainage; construction

  1.水害来源和成因

  影响路基路面的水可分为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类。地面水有二种来源,一是雨雪直接落至路面的大气降水;二是贯穿路基的沟、溪、河流水。地下水主要来源:一是滞留于上层相对不透水层上的地下水;二是潜水,在地面以下第一个隔水层以上的含水层的水,距地面较近,在重力作用下可沿土层流动;三是层间水,在地面以下任何两个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当水源高于地面时,可以通过岩层裂缝冒出地面而成泉水。 来自不同水源的水对路基路面造成的破坏是不同的,如暴雨径流可以直接冲毁路肩、边坡和路基;积水的渗透和毛细水的上升可导致路基湿软,强度降低;重者会引起路基冻胀、翻浆或边坡塌方,甚至整个路基沿倾斜基底滑动;进入结构层内的水分可浸湿无机结合料处治的粒料层,导致基层强度下降,使沥青面层出现剥落和松散;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接缝多,从接缝中渗入的水分聚集在路面结构中,在重载的反复作用下,产生很大的动水压力,导致接缝附近的细颗粒集料软化,形成唧泥,产生错台、断裂等病害。

  2.路基路面排水施工

  路基路面排水设施施工前应认真详的细审阅设计图纸,结合实际情况,理解设计意图才能准确控制排水设施的位置、断面尺寸、坡度、标高等,此外不同的排水设施在施工中也有各自针对性的施工要点。

  2.1 路基地面排水:

  2.1.1 边沟: 挖方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均应设置边沟。 路堤靠山一侧的坡脚应设置不渗水的边沟。 为了防止边沟漫溢或冲刷,在平原区和重丘山岭区,边沟应分段设置出水口,多雨地区梯形边沟每段长度不宜超过 300m,三角形边沟不宜超过 200m。 平曲线处边沟施工时,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沟底纵坡平顺衔接,不允许曲线内侧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 曲线外侧边沟应适当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边沟的加固:土质地段当沟底纵坡大于 3%时应采用加固措施;采用干砌片石对边沟进行铺砌时,应选用有平整面的片石,各砌缝要用小石子嵌紧;采用浆砌片石铺砌时,砌缝砂浆应饱满,沟身不漏水;若沟底采用抹面时,抹面应平整压光。

  2.1.2 截水沟:在无弃土的情况下 ,截水沟的边缘离开挖方路基坡顶的距离视土质而定,以不影响边坡稳定为原则,如系一般土质至少应离开 5m,对黄土地区不应小于 10m 并应进行防渗加固。 截水沟挖出的土,可在路堑与截水沟之间修成土台并进行夯实,台顶应筑成 2%倾向截水沟的横坡。 路基上方有弃土时,截水沟应离开弃土堆坡脚 1~5m, 弃土堆坡脚离开路基挖方坡顶不应小于 10m, 弃土堆顶部应设2%倾向截水沟的横坡。 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沟离开路堤坡脚至少 2m,并用挖截水沟的土填在路堤与截水沟之间, 修筑向沟倾斜坡度为 2%的护坡道或土台,使路堤内侧地面水流入截水沟排出。

  2.1.3 排水沟 :排水沟的线形要求平顺 ,尽可能采用直线形 ,转弯处宜做成孤线,其半径不宜小于 10m,排水沟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不宜超过 500m。 排水沟沿路线布设时,应离路基尽可能远一些,距路基坡脚不宜小于 3~4m。 当排水沟、截水沟、边沟因纵坡过大产生水流速度大于沟底、沟壁土的容许冲刷流速时,应采取边沟表面加固措施。

  2.1.4 跌水与急流槽:跌水与急流槽必须用浆砌圬工结构 ,跌水的台阶高度可根据地形、地质等条件决定,多级台阶的各级高度可以不同,其高度与长度之比应与原地面坡度相适应。 急流槽的纵坡不宜超过 1:1.5,同时应与天然地面坡度相配合。 当急流槽较长时,槽底可用几个纵坡,一般是上段较陡,向下逐渐放缓。 当急流槽很长时,应分段砌筑,每段不宜超过 10m,接头用防水材料填塞,密实无空隙。

  2.1.5 蒸发池: 用取土坑作蒸发池时与路基坡脚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5~10m。 面积较大的蒸发池至路堤坡脚的距离不得小于 20m,坑内水内应低于路基边缘至少 0.6m。 坑底部应做成两侧边缘向中部倾斜0.5%的横坡, 取土坑出口应与所连接的排水沟或排水通道平顺连接 。当出口为天然沟时,应妥善导入沟谷内,不得形成漫流,必要时予以加固。 蒸发池的容量不宜超过 200~300m3,蓄水深度不应大于 1.5~2.0m。池周围可用土埂围护,防止其他水流入池中。 蒸发池的设置不应使附近地区泥沼化及影响当地环境卫生。

  2.路基地下排水

  2.1 明沟: 明沟的开挖一般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 施工时注意安全,防止塌方。当土质均匀,地下水位低于槽沟底标高且开挖深度符合规定时,(①密实, 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开挖不支撑深度不大于1.0m; ② 硬塑 、 可塑的轻亚粘土及亚粘土开挖不支撑深度不大于1.25m;③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开挖不支撑深度不大于 1.5m;④坚硬粘土开挖不支撑深度不大于 2.0m)其他挖方边坡可不加支撑,当开挖深度较深,土质情况又较差时,必须考虑支撑,沟槽开挖好后,及时进行砌筑等有关结构工程施工。

  2.2 暗沟:暗沟采用砼浇筑或浆砌片石砌筑时 ,应在沟壁与含水地层接触面的高度处,设置一排或多排向沟中倾余的渗水孔,沟壁外侧填以粗粒透水材料或土工合成材料作反滤层。 沿沟纵向每 10~15m 或当沟通过软硬岩层分界处时应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暗沟沟底纵坡建议不小于 1%,采用暗管时,管底纵坡不小于 0.5%,如出水口为边沟暗沟(管)底应高出边沟最高水位 20cm 以上,不允许出现倒灌现象。在施工过程中,应防止泥土或砂粒落入沟槽或泉,以免堵塞。暗沟顶可铺筑碎(卵)石一层,上填砂砾。 边水暗沟,如两雨水井之间的水道连接,可采用混凝土水管。

  2.3 渗井:渗井直径一般为 50~80cm,井内填充材料由中心向四周分层次填入由粗而细的砂石材料;粗料渗水,细料反滤;填充料要求筛分冲洗,施工时需用铁皮套筒分隔,用以填入不同粒径的材料,要求层次分明,不得粗细混杂,以保证渗井达到预期排水效果。在下层透水范围内填碎石或卵石,上层不透水层范围内填砂或砾石;井壁和填充料之间应设反滤层。

  3.路面排水

  3.1 拦水带:拦水带的顶面应略高于水深 ,在低路堤不设防撞护栏的路堤上,拦水带的外露高度不超过 10cm,其迎车面的坡度不宜陡于1:2。 设拦水带时,内侧硬路肩的横向坡度宜采用 5%。 拦水带过水断面内的水面,在高等级公路上不得漫过右侧车道外边缘。 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及块石铺砌拦水带时,应注意沥青路面边缘与混凝土间灌缝密实,防止雨水从接缝处下渗,影响路基路面稳定。

  3.2 泄水口 :泄水口的不对称式嗽叭开口 ,应使长边在上坡方向 ,短边在下坡方向。为了防止渗漏,泄水口一般设计为现浇砼,并要求施工一次性浇筑。 外观质量与路缘石连接的圆顺是泄水口施工关键。

  3.3 直线段中央分隔带排水:边沟开挖后应做好防渗处理。 开挖的边沟如果表面粗糙,沥青不易粘结牢固,就难以形成均匀、无破损的防渗层;土工布的接缝如处理不好,同样不能形成整体,达到完成不透水的程度。 如果条件允许,地下渗沟宜设计成梯形或矩形的水泥混凝土渗沟。 横向排水管的布设要适当、可靠。 如果施工质量控制不好,横向排水管容易造成标高误差或产生淤塞, 从而使中央分隔带严重积水,长时间浸泡路基,影响了路基路面强度。

  4 结语

  我们认识了危害公路水源的种类、成因及危害作用方式,理解各项排水设施设计意图,这样在施工过程中也就掌握了重点工序重点环节,确保了施工质量。今后随着高等级公路排水设施的发展,我们有能力将水对公路的危害降至最低点,甚至将危害公路的水按我们的意图被我们所利用,将水害变成水利。

  参考文献:

  [1] 张艳军,王永明. 浅谈黄土地区公路工程路基施工[J]. 科技风. 2010(09)

  [2] 喻忠英,张爱军. 浅谈公路路基排水设施施工要点[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15)

  [3] 赵英培. 高速公路路基排水施工技术初探[J]. 科技风. 2010(12)

  [4] 王健. 浅谈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33)

  作者简介:黄艳梅 兴安盟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 内蒙古兴安盟137400

  本文发表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3月上旬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ligong/5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