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浅谈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时间:2014-09-25 22:09:54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科技论文

本文通过实地研究,分析了现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改造任务,比较详细的说明了当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施工内容,并着重对供热计量的改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为完善今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工程改造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摘要: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我国不能满足2007年10月发布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节能要求的既有建筑达401.7亿平方米。本文通过实地研究,分析了现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改造任务,比较详细的说明了当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施工内容,并着重对供热计量的改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为完善今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工程改造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改造方法

  Abstract:According to figures released by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China can not meet on the October 2007 release 《Energy conservation regulations on Existing Building》to 40.17 billion square meters.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e,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mandate of the existing energy-saving buildings,and focu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heat measurement put forward their own point of view.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buildings in the future transformation of energy-saving methods of engineering point of view put forward their own Opinion.

  Key words: Existed Buiding;Energy Efficiency Renovation;transformation content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鼎盛时期,一方面是高房价后开发商的开发热情高涨,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从2007年10月10日起实施,这就使一大批既有建筑达不到国家要求的节能标准,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我国现有需进行节能改造的既有建筑达401.7亿平米,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步伐,同时又要探索出一条既能投资少又能达到或超过节能设计标准的施工工艺与节能方法。

  1.2研究的意义

  面对我国400多亿平米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探求一个成熟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法以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影响节能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际建筑趋势皆是以降低环境负荷为目的以及朝向高性能、低耗能及注重建筑物的生命周期管理等方向发展,建筑节能改造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项目,它一方面节约有限能源,充分提高能源利用率,为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并且只要充分发掘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节能潜力,还可以创造客观的社会经济效益,综上所述,本研究不仅可以为今后的节能改造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今后的节能改造工作填补理论上的不足,制定长远的节能改造规划,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具备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2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内容

  2.1维护结构工程

  由建筑的耗能情况看,由于维护结构的损失热量在既有建筑中占很大比重,所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它包括:

  (1)屋面工程的改造

  我国目前进行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在改造屋面时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结合进行屋面防水处理的EPS、XPS的倒置屋面保温隔热技术、PU屋面防水保温隔热技术,干铺加气混凝土块屋面保温隔热技术,以及若干种其它改造技术。

  (2)墙体工程的改造

  我国的建筑多以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及混合结构体系为主,由于这些结构形成的建筑自身特点,在实施建筑节能时通常采用外墙附贴保温隔热系统构造的方式。加强既有建筑墙体的保温功能,总的说来有四种做法: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墙体夹芯保温及综合保温法。

  (3)楼梯间及外墙装修的改造

  楼梯间隔墙的改造大多采用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保温层,其主要包括聚苯颗粒加抗裂砂浆抹面层,这样既保证了楼梯间保温的效果又能达到防火的要求,其面层上重新刮内墙腻子两遍,以保证楼梯间的美观。

  一般建筑物立面的改造主要采用在外墙外保温的聚合物抗裂砂浆上面,抹硅橡胶弹性底漆及柔性耐水腻子,再施工外墙饰面防水乳胶漆,此外为增加外墙立面的美观可采用增加装饰线等做法。

  (4)门窗工程的改造

  建筑外窗由多种材质不同的材料组装而成,所以其各自的热工性能也各不相同。由于窗户的生产及密封技术、遮阳技术、应用技术和安装技术水平的不同,受窗框型材特性、断面设计、玻璃的隔热功能、两块玻璃间的空气层厚度及窗框比等因素的影响,各种建筑物外窗的保温性能差别很大。根据型材不同,建筑物外窗可分为钢窗、玻璃钢窗、彩色钢板窗、铝合金窗、不锈钢窗、PVC塑料窗、钢塑复合窗、木窗、模塑复合窗和铝塑复合窗等。

  2.2采暖系统工程

  改进采暖供热系统,具体措施有提高锅炉效率热网管路及附件进行保温,避免热损失进行严格的水力计算,确保网路水力平衡,做好供热系统的初调节和运行调节,内管路的控制调节户热量计量等,此项改造虽仅限于北方采暖地区,但却十分重要。

  1、进行供热计量改造的必要性

  作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一部分供热计量改造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殊不知在节能改造工作中供热计量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对供热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扩大供热面颊,对居民还可以降低采暖费的付出。改革传统的供暖体制,实行分户计费的供暖制度意义重大。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1)供热计量是利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建筑节能的最直接有效措施,只有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的改革,实施供热计量收费,使“热”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的产品,充分发挥它在供热企业与用户中的调节作用,这样既能促进供热企业提高自己的供热效率又能使用热住户自觉提高节能意识,他们可以根据需要自觉地调控室温避免热能的浪费直接降低供热能耗。

  (2)供热计量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方面,尤其在北方地区,冬季采暖保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与社会和谐的大事,同时也是政府的一项公共责任,推进北方地区节能改造与供热计量,可以有效改善居民的居住质量,同时可通过计量强化供热企业责任,对保障及改善民生发挥巨大作用。

  (3)作为城市公共事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热计量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供热计量的改革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会起到积极的完善作用。

  2、供热计量改革的困难

  (1)认识不清、政策滞后

  一些地方政府没有认识到供热计量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同时也怕供热计量改革影响社会的稳定,他们认为供热计量改革并不会影响住户对热能的使用,与其进行供热计量改革倒不如把资金与精力用在供热管网的改造上面来,殊不知供热计量的改造对于提高住户的节能意识,改善民生、促进供热行业可持续发展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现有的供热体制存在障碍。

  现有的供热体制改革有严重的滞后问题,供热计量改造是此项工作的重点,而供热计量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按节能量收费制度,势必更加降低供热企业的利润,因此多数供热企业对改造提出情绪很大,并且目前供热体制改革工作进展缓慢,多数地区还没有实现热计量收费,供热计量装置的安装有造成浪费、成为摆设的可能性。

  (3)供热企业积极性不高

  现如今多数供热计量企业对于供热计量改革都有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不可否认,对于供热企业来说供热计量改革确实存在困难,一方面进行供热计量改革势必会增加不必要的财力物力,因为供热计量改革与改造供热设备与管网是分不开的,投入的财力短期内又不见产出。另一方面会增加供热企业的运营成本,实施计量改革后,由于安装了热计量表必然会增加抄表人员的投入,给企业增加了负担。

  (4)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改造资金缺乏

  中国有句俗语“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供热计量改革也是如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尽管国家以以奖代补的方式对供热计量改造进行支付,但毕竟是事后奖励,很难用于项目的启动所需,而改造工作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一部分启动资金来推动,急需改变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拨付模式,另外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的机制还未形成,基本上仍要靠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来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尽管一些地方财政也对计量改造提供配套资金,但是大多数省份仍然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改造工作。

  2.2可再生能源工程

  根据最新版本的我国可再生能源规划,2030年水电达到3亿。2012年,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650万千瓦。风电到2020年3000万千瓦。太阳能2020年达到180万千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常规能源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限制,它不仅日益稀少,而且会不可避免的使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发展清洁的可在生能源已经迫在眉睫,而在多种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无疑是首选,我国不仅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而且太阳能使用技术在既有建筑中也相对成熟,太阳光可以直接用于采光或由太阳能电转换为电加以利用,太阳热则可以直接采暖或经过转换后提供所需热量。

  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引入太阳能系统,尤其是在采暖地区引入太阳能系统我国有着非常有利的条件,因为我国不仅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太阳能辐射总量大约在3300—8300MJ/(㎡.a),全国2/3以上面积地区年日照小时大于2000h,其次我国的居住建筑中单位建筑面积用能量不大,太阳能利用技术在居住建筑中的使用相对成熟。正因如此,在居住建筑中太阳能的使用是既节能环保又经济可行的方法。

  太阳能系统的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

  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是指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辐射能量,使水流过集热器被加热后蓄存在蓄热水箱中,利用热水循环水泵将蓄热水箱中被加热的热水输送给用户,并由供水管向蓄热水箱中补充自来水。当太阳能加热能力不足时,由辅助再热装置补充热量。这是目前最常见的经济可行的太阳能利用方式之一,在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中,应首先考虑使用太阳能集中或分户式生活热水系统。

  (2)太阳供暖系统

  太阳供暖系统是采用直接由集热器制取热水供采暖使用,也可以利用获得的热水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通过热泵系统满足供暖需要。由于通过太阳能获得的低温热水的品位较高,因此热泵可以在较高的 下运行,节省运行能耗。太阳能制冷系统,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获得热水,然后通过热水供制冷所用,制冷系统也是由集热器获得高温热水,再通过热水提供的能量获得建筑所需的冷量。目前国内己有多个太阳能制冷示范工程,除了能提供生活热水之外,还可以在夏天利用太阳能制冷。

  以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大规模的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中引入太阳能供暖、制冷系统也许不太现实,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必将成为节能改造工作的一种趋势,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所要大力推广的是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结合采暖系统改造得到同时,进一步推广太阳能供暖、供冷、通风系统。动式太阳能系统的运用太阳能被动式利用是指不采用任何其他机械动力,直接通过辐射、对流和传导实现太阳能采暖或供冷。

  (3)利用太阳能推动光电建筑应用

  光电建筑一体化是把太阳能同建筑结合起来,将房屋发展成具有独立电源,自我循环的21世纪新型建筑,是建筑概念的拓宽和发展,是21世纪建筑及光伏技术市场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包头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调研报告.包头市政府网,2009年9月4日

  [2]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及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CNKI:CDMD:2.2008.033853

  [3]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建[2007]957号

  [4] 白雪莲,吴利均, 苏芬仙.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与实践,

  《建筑节能》 ,2009年01期

  [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北京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98

  [6]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北京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7]《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95

  [8]陈友明,王盛卫.《建筑围护结构非稳定传热分析新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9]江亿,林波荣等著.住宅节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0] The LEED Green Building Rating System TM for Improving Building Performance thruough Upgrades and operations ..Leadership Design Working Draft for Pilot Program,January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2002.

  [11] Roger Fay.GrahamTreloar andUsha Iyer-Ranig&Life-cycle energy analysis of buildings:a case study.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2000)28(1) .

  [12] Udo de Haes,H,Ed,1996,oward8 a Methodology for Life Cycle Impact As Sessment,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Europe,Brussels.

  作者简介:刘军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2007级工程硕士 包钢房产公司

  本文发表于2011年第7期《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上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ligong/5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