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浅谈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及防治

时间:2014-09-25 22:47:16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摘要 阐述了沭阳县杨树食叶害虫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黄卷叶螟、杨白潜蛾、黄刺蛾的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沭阳县地处江苏北部,林业基础较好,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林木产业年、杨树产业年等活动的开展,栽植了大量的杨树,林业得以长足发展,

  摘要 阐述了沭阳县杨树食叶害虫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黄卷叶螟、杨白潜蛾、黄刺蛾的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沭阳县地处江苏北部,林业基础较好,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林木产业年”、“杨树产业年”等活动的开展,栽植了大量的杨树,林业得以长足发展,杨树产业已发展成为沭阳的主导产业之一。但是随着杨树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由于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杨树病虫害的发生非常普遍,特别是杨舟蛾类、杨黄卷叶螟、杨白潜蛾等食叶害虫。根据杨树食叶害虫发生的特点,沭阳县采取了多种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保障了杨树的健康生长,促进了沭阳县杨树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加明显。

  1杨扇舟蛾

  1.1发生特点

  杨扇舟蛾又名白杨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在沭阳县各个乡镇都有发生,危害面积大,危害程度重,尤其是当年的新植杨树,整株杨树的叶片常被吃光。

  1.2发生规律

  杨扇舟蛾在沭阳1年发生5~6代,每年4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虫开始出现、产卵;5月上中旬第1代幼虫开始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第1代成虫开始羽化;第2代成虫出现于7月中下旬;第3代成虫于8月上中旬发生、产卵,孵化为第4代幼虫;9月上旬至9月中旬是第4代幼虫的危害高峰;第5代幼虫于9月下旬发生,危害至10月中旬开始化蛹越冬,个别延至11月中旬化蛹。杨扇舟蛾成虫傍晚前后羽化最多,白天静栖,夜晚活动,有趋光性。越冬代成虫出现时,树叶尚未展开,卵多产于枝干上,以后各代则主要产于叶背面,常百余粒产在一起,排成单层块状,每个卵块数量不等,一般为9~600粒,每雌可产卵100~600余粒,初孵幼虫有群集性,1~2龄幼虫啃食叶的下表皮,残留上表皮和叶脉;2龄以上吐丝缀叶,形成大的虫苞;3龄以后食量骤增,分散取食,可将全叶吃尽,仅剩叶柄;5龄幼虫食量最大,占总食量的70%左右,越冬代幼虫老熟后,多沿树干爬到地面,在枯叶、树干旁、粗树皮下或表土内结茧化蛹越冬,其他代老熟幼虫在树叶上结茧化蛹。

  1.3防治方法

  1.3.1人工物理防治。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设置黑光灯诱杀;利用卵成块状和初孵幼虫的群集性,组织群众人工摘除卵块和虫苞;秋冬季节清扫落叶和翻耕林地,消灭越冬虫蛹。

  1.3.2喷雾防治。对于一至三年生的小树可在每代幼虫3龄以前进行防治。用25%灭幼脲悬浮剂1 500倍液加2.5%溴氰菊酯乳油5 000倍液,或用0.2%阿维菌素2 000~3 000倍液等喷雾,或用80%敌敌畏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杀,效果均很好。

  1.3.3注干法防治。对于三年生以上的大树或树高超过10m的大树,可采用打孔注药法防治,在杨树胸径处用打孔机打孔,然后用20%久效磷或40%氧化乐果乳油等内吸型农药10~50倍液灌注,胸径有几厘米就注几毫升药剂。此法杀虫效果好、安全,对天敌、环境副作用小,并可兼治其他蛀干害虫和刺吸类害虫。

  1.3.4烟雾法防治。对于5行以上的林带或成片林中,可用烟雾机在无风的清早或傍晚放烟防治,药剂可选择氯氰菊酯、敌百虫等。

  1.3.5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在蛹期施放周氏啮小蜂,施放15~45万头/hm2,兼可防治杨小舟蛾、杨黄卷叶螟、刺蛾等其他鳞翅目害虫。

  2杨小舟蛾

  2.1发生特点

  又名杨褐天社蛾、小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在沭阳县全县各地都有发生,大发生时常将成片杨树的叶片吃光,是沭阳县危害重的杨树食叶害虫,是主要的防治对象。

  2.2发生规律

  杨小舟蛾在沭阳县1年发生5~6代,以蛹越冬,第2年4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虫出现,第1代幼虫5月上旬出现并危害,5月下旬为盛期;第2代幼虫于6月上旬出现,6月下旬化蛹、羽化为成虫;第3代幼虫集中在7月危害;第4代幼虫从7月下旬开始危害,8月达到盛期,9月上旬开始化蛹;第5代幼虫危害至9月下旬化蛹,部分转化为越冬蛹,部分羽化为成虫、产卵、孵化出第6代幼虫危害,这一代幼虫危害至10月中下旬化蛹越冬。杨小舟蛾成虫白天多隐蔽,夜晚交尾产卵,有趋光性。卵多产于叶片表面或背面,呈块状,每块有卵300~400粒。每雌可产卵400~500粒,幼虫孵化后,群集叶面啃食表皮,被害叶呈箩网状。稍大即分散蚕食,将叶片咬成缺刻,残留粗的叶脉和叶柄。7~8月高温多雨季节危害最凶,常将叶片吃光。幼虫行动迟缓,白天多伏于树干粗皮缝处及树杈间,夜晚上树吃叶,黎明前后自叶面沿枝干下移隐伏,老熟幼虫吐丝缀叶,结薄茧化蛹。

  2.3防治方法

  用40%氧化乐果0.067%、10%的氯氰菊酯0.033%~0.050%、2.5%的溴氰菊酯0.025%~0.033%等药液喷雾防治。其他方法可参阅杨扇舟蛾的防治方法。

  3杨黄卷叶螟

  3.1发生特点

  又名黄翅缀叶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在沭阳县全县各地都有发生,常群集树梢,将树梢叶片吃光,一般的喷雾方法很难防治,是沭阳县危害重的杨树食叶害虫,是主要的防治对象。

  3.2发生规律

  杨黄卷叶螟在沭阳1年发生4代,以初龄幼虫在落叶、地被物及树皮缝隙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初,当杨树发芽展叶后,恢复活动,5月底或6月初,幼虫开始老熟化蛹。6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中旬为盛期,第2代成虫高峰在7月中旬,第3代在8月中旬,第4代在9月中旬,直至10月中旬仍可见少量成虫出现,以7~9月危害最重。成虫产卵于叶上,中脉两侧最多,呈块或条状。幼虫孵化后,喜危害嫩梢幼叶表皮,并吐出白色黏液涂于表面,随后吐丝缀叶或将叶折叠,藏在其中取食,幼虫长大后群居取食。

  3.3防治方法

  在幼虫期3龄前采用高效氯氰菊酯1 500~2 000倍液喷雾或采用氧化乐果、久效磷1∶10倍液打孔注药;灯光诱杀成虫。其他方法参考杨扇舟蛾的防治方法,效果良好。

  4杨白潜蛾

  4.1发生特点

  杨白潜蛾属鳞翅目桔潜蛾科,是杨树叶部的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对杨树幼苗、幼树危害大,在沭阳县全县各地都有发生。

  4.2发生规律

  杨白潜蛾在沭阳1年发生4代。5月中下旬成虫开始羽化。1~4代幼虫发生期分别为6月中旬、7月上旬、8月中旬、9月上旬(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成虫产卵于叶正面,与叶脉平行排列。每个卵块2~3行,每行2~5粒,卵极小,肉眼不容易发现。每雌产卵23~74粒,卵期6~7d。幼虫孵化时,从卵壳底部咬破叶片,潜入叶内取食叶肉,使被害处形成黑色虫斑,常由2~3个虫斑相连成大斑,致使叶片枯焦脱落。老熟幼虫从叶正面咬孔而出,于叶背面吐丝结“H”型茧化蛹。

  4.3防治方法

  用高效氯氰菊酯1 500~2 000倍液喷雾;氧化乐果等内吸农药1∶10倍液打孔注干;灯光诱杀成虫;扫除落叶集中焚烧。另外可参阅杨扇舟蛾的防治技术。

  5黄刺蛾

  5.1发生特点

  又名洋辣子、刺毛虫、毛八角等,属鳞翅目刺蛾科,主要危害杨树叶片,将叶片吃成很多孔洞、缺刻,影响杨树生长,在全县各地都有发生。

  5.2发生规律

  黄刺蛾在沭阳1年发生2代。5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始见成虫。第1代幼虫6月中旬至7月中旬发生,第2代幼虫8月下旬至9月下旬发生。10月下旬在树干和枝桠处结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叶背;初卵幼虫群集啃食叶肉,3龄后分散取食,可将叶片吃光。

  5.3防治方法

  黄刺蛾幼虫对药剂抵抗力弱,可在幼虫期用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2 000~3 000倍液喷杀,效果均好;人工灭茧;灯光诱杀成虫。其他防治方法可参阅上述的杨扇舟蛾的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伍祥喜,赵桂华,汪立三.江苏沭阳县杨树病虫害发生及防治[J].林业实用技术,2007,70(10):29-30.

  杨明.杨树主要食叶害虫的无害化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8(1):86.

  葛王送,赵红梅.杨树叶部主要害虫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7(5):47-48.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nylw/7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