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国家级农业论文发表农民合作供给模式方向范文

时间:2014-09-25 22:47:28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摘要:国政府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仅仅依靠政府供给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对公共品的需求。因此,需要农户依靠自身的力量合作供给农村公共品。但是在合作过程中,由于搭便车成员的存在,导致合作行动归于失败。

  摘要:国政府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仅仅依靠政府供给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对公共品的需求。因此,需要农户依靠自身的力量合作供给农村公共品。但是在合作过程中,由于搭便车成员的存在,导致合作行动归于失败。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软约束”能够制约成员的搭便车行为,从而走出合作困境。因此,要加大培育乡村社会资本的力度。本文发表在《中国农资》上,是国家级农业论文发表范文,文章研究了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公共品农民合作供给模式。

  关键词:公共品;社会资本;合作

  一、农民合作供给农村公共品的必要性

  公共品(Public Goods)是指既不具备排他性又不具备竞用性的物品。所谓非排他性,指的是一个人在享用该物品的同时无法排除其他人享受的权利。而非竞用性则是指一个人对某项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项物品的消费量,即增加一个消费者使用该项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在农村,有许多具有类似特征的物品,如水利灌溉设施、教育、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等。农村公共品建设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降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与社会风险;为农村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政府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仅仅政府是不能满足农村对公共品的需求的。政府力量的有限性可以从当前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不足中体现出来:一方面,农业急需的生产性公共品设施不足,如近几年来,我国水利灌溉设施呈不断破败的趋势,导致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增加;另一方面,农民生活所必须的教育、医疗、文化、卫生设施仍然缺乏。这主要表现在:农民 “读书难” 、“看病难”的现象依旧存在;农户娱乐方式单一,精神生活空虚;农村中大量的农药、化肥使用,乱扔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仍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理等。

  综上所述,农村生产、生活所必需公共品完全依靠政府投资建设难以实现其有效供给。农户必须要改变“等、靠、要”思想,要依靠自身的力量,组织起来进行公共品建设。只有将政府和农户的力量进行有效结合,农村公共品才能得到有效供给。

  二、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农村公共品合作供给的困境

  一般认为,只要取集体行动能够使得所有参与者的收益得到提高,那么集体行动是可以达成的。但是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却向我们展示了相反的结论。集体行动所论述的实质可以用“囚徒困境”进行表述,即博弈一方无论对方选择什么样的策略,他选择不合作的所带来的收益始终大于其选择合作时的收益,从而不合作成为了占优策略。而当博弈双方都选择不合作策略后,他们所得到的效益却要远远的低于他们选择合作时的收益。“囚徒困境”深刻的反应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即个人理性不一定就能够实现集体理性。

  由于公共品的本身非排他性和非竞用性的特点,农户可以不分摊公共品建设的成本而享受公共品所带来的收益。因此,当农户认识到这一点时,在公共品合作合作供给的过程中,他们从个人理性出发,都会选择“搭便车”,即不分摊公共品建设成本。而一旦所有的农户都选择“搭便车”,最后的结果是公共品无法提供,从而所有的农户都受到损失。因此,农户的公共品合作供给行动类似于“囚徒困境”。

  现假定有一次2个农户参与的公共品合作供给行动,公共品所能够带来的总收益为T,总成本为C,并且假定C

  如上表,当农户A选择合作策略时,农户B选择合作所得的支付是( ),小于于其选择不合作的策略的收益( ),因此,他会选择搭便车策略;而当农户A选择搭便车策略时,由于T<2C,农户B采取合作策略的收益( )是低于其采取搭便车策略收益(0)的,此时,农户B仍会选择搭便车策略。因此,不管农户A是否选择了合作策略,农户B的最优策略是搭便车。农户A所面临的情况与农户B相同,他的最优策略也是不合作,因此,(不合作,不合作)成为博弈的占优策略均衡。

  由以上分析可知,公共品合作供给行动虽然能够增进整体利益,但是,农户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仍旧会采取搭便车的策略,从而导致合作行动无法达成。对于农户来说,他或许能够预测到当集团成员全部选择不合作策略会造成所有人收益下降的结果。但他却无法改变这一结局,因为他没有办法制止“搭便车”的行为,即在享受收益时不能将“搭便车”者排除在外。因此,在没有其他影响农户的支付函数的条件下,农户的公共品合作供给行动无法达成。

  三、社会资本:一种走出合作困境的力量

  社会资本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社会网络,这种社会网络能够通过成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声誉、规范等机制促进合作行为的产生,进而提高社会效率。我国传统的农村社会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而封闭的区域,区域内的社会成员由于地缘、业缘、血缘等关系,长期保持着交往互动的关系,有着丰富的社会资本。这样,一方面,社会成员在交往的过程中相互了解,形成了所谓的“熟人社会”。因此,就村庄共同体内部而言,信息是充分的,在村庄中的合作行动中,不合作的行为是很容易被识别的;另一方面,村庄成员深知在公共品的合作供给行动中,自己采取搭便车,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一旦被发现将受到惩罚。这些惩罚包括被受到舆论的谴责,在村庄中的声誉下降,村民对其信任度下降。伴随着声誉和信任度下降,他将逐渐被其他成员边缘化,无法在村庄中立足。对于他们而言,这些惩罚的力量将非常强大甚至是致命的。人具有社会性,他们需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一旦被边缘化,这些物质支持与精神支持将无从得到。而且,由于农村区域有相对封闭性特征,他们和外界的社会联系并不发达,如果连仅有的内部的社会网络也因自身的搭便车行为而丧失,那么他就完全处于孤立的地位。因此,在强大的社会资本参与下,由于农户选择不合作的行为受到的惩罚是严重的,其支付函数将发生改变。为此,我们构造下表的博弈矩阵:

  在以上的博弈矩阵中,我们对表1进行了收益函数进行了改造,加大了对搭便车行为的惩罚力度,这时候搭便车的损失变得非常大,从而(合作、合作)策略成为了占优策略均衡。

  以上是在社会资本参与下,对农户公共品合作供给行动的静态博弈分析,下面将对其进行动态分析。由于村庄共同体内部的成员存在着长期的互动关系。因此从理论上来说,他们之间的博弈行为是重复进行的。在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本的村庄共同体中,也就意味着如采取搭便车策略,在以后的博弈中对方将有机会对其进行报复(如永不合作、让其声誉下降等)。因此,博弈的参与者就会考虑自己的所选择的策略会给以后造成的影响,换句话说,他会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作出权衡,当他发现选择不合作策略给以后造成的损失超过了当前所得的收益时,他就会放弃不合作策略而选择合作策略,从而合作行动得以达成。

  令 为贴现因子( ∈(0 ,1),表示农户在合作行动中博弈的耐心程度, 的值越大,表示农户的耐心程度越高)。在表1的囚徒困境模型中,假如社会资本足够强大,并且博弈可以重复进行时,如果合作的一方首先选择不合作,那么虽然他当期的得到收益为( ),高于其选择合作策略所得到收益( )。但是他却遭到了永不合作的惩罚,在以后的各期中,他所得到的收益都为0。因此,当以下的条件满足时,农户将选择合作策略:

  四、培育农村社会资本

  由以上论述可知,社会资本在农户公共品合作供给行动中有着重要作用,它能够有效的制约农民的搭便车行为,保证合作行动顺利进行。社会资本是农户长期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交往互动形成的。但是,在当前的广大农村,农户的这种交往互动呈不断下降趋势,村民之间虽然“鸡犬相闻”,但是经常在有“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由于农户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面临全面崩溃,从而村庄由“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甚至向“陌生人社会”过渡,村民生活的社会性逐渐消失,“原子化”趋势日益明显。原来依靠这种互动交往方式建立的社会资本在逐渐弱化。因此,要培育乡村社会资本,必须要加强村民之间的社会联系,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育农村社会资本。

  (一)完善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的土地经营制度由人民公社制度转向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模式。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只分不统”的现象,集体的作用被架空,广大农民在完全分散的状态下进行农业经营。因此,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调动个体农户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割裂了农户在生产过程的联系。农户在农业生产上的交往互动逐渐减少。并且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他们在生产过程中相互依赖程度逐渐降低,从而这种交往互动频率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但是,农户生产、生活所必须的公共品却不是单个农户能够承担建设的,需要将他们组织起来才能解决。因此,我们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必须要重视充分发挥乡村基层组织的作用。通过集体将农民重新组织起来,进行村庄公共品建设。而村民在合作提供公共品的过程中,他们之间的交往频率将会更高,心理距离逐渐缩小。这又会进一步促进合作行动的达成。因此,通过发挥集体的作用,真正的做到在农业生产上“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才能够积累农村社会资本,促进农户之间在公共品上的合作。

  (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近三十年来,农户的生活娱乐方式变化主要表现在由人民公社时期的群体性活动逐渐的转向以村民相互串门的形式的小团体活动,直至最后向以类似看电视的形式的村民个体活动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村民的生活娱乐方式越来越单一,自我封闭性也越来越明显,他们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逐渐拉大。因此,要不断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习俗,组织多样化和持续性的村庄文化活动(如赛龙舟、庙会、游花灯等)以促进农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农民对村庄的认同感,提高村庄社会信任水平和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体系。

  (三)成立农民合作组织

  农民合作组织是农民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成立的非政府组织。它是为了解决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需要农户的合作力量才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成立的。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我国农户在经营过程中,不但面临诸如水、旱、冰雹等自然灾害的风险,同时也面临着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市场风险。因此,一方面农户需要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山塘、水渠等,从而抵御农业的自然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小、分散化,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市场风险。而农民合作组织就是农户组织起来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有利平台。他们通过在合作组织中共同分享收益,一起承担风险。在长期的合作中,有利于农户培育共同体精神,并且随着农户的集体行动更加频繁,互动交往频率更高,农户的社会网络将会变得更加宽广,彼此之间的信任程度进一步加深,社会资本更加雄厚,从而合作行动更加容易达成。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为其发展创造有利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的条件,促进农民的横向联合,培育乡村社会资本。

  参考文献

  [1]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2]黄珺,顾海英,朱国玮.中国农户的博弈分析与现实阐释[J].中国软科学,2005(12):60-66.

  [3] 吴光芸,李建华.培育乡村社会资本、促进农民合作[J]. 当代经济管理.2007(2):22-25.

  国家级农业论文发表期刊简介:《中国农资》杂志作为一个高端传媒,整合了平面和网络2大资源,与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中国市场学会、各省市农资公司、浩伦农科集团公司等有关单位构成强大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一个农资业界的高端平台。其读者群涉及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生产经销企业。我们将利用这些庞大的网络作为我们的资讯来源和杂志发行空间。有了这样的办刊背景,就决定了《中国农资》这个品牌的号召力。《中国农资》杂志为全彩印刷,非常适合展现企业文化、营销理念,并在行业中建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nylw/7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