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华东地区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用地选择方法——以浙江开化工业园区

时间:2014-09-25 22:47:43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随着华东地区沿海省份的城市化推进、经济持续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加快寻找后备的土地开发资源,其中低丘缓坡是比较重要且特别适合丘陵多山而平原空间狭小的地方的用地后备资源之一。本文以浙江开化工业园区为例,在用地适宜

  摘要:随着华东地区沿海省份的城市化推进、经济持续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加快寻找后备的土地开发资源,其中低丘缓坡是比较重要且特别适合丘陵多山而平原空间狭小的地方的用地后备资源之一。本文以浙江开化工业园区为例,在用地适宜性评价技术的支持下,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特征、植被覆盖特征以及区位条件等,对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用地进行评价和选择,以期为开化工业园区的产业平台建设提供助力。

  关键字: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化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east China coastal province of urbanization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land resource is nervous, solve the problem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speed up the search for reserve land development resources, including low exploiting the is the more important and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he hills and mountain plain more in the narrow space of the land where one of the reserve resources. This paper to zhejiang civilized industrial zone as an example, the land suitable assessment of technical support, and fully consider local terrain features, vegetation cover features 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 etc, to exploiting the low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and for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so to be civilized industrial park industry platform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power.

  Key words: exploiting the low; Land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Continu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P9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区域现状解读

  (一)区位交通

  开化位于浙江省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地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是连接浙西、皖南和赣东北的要冲、浙江的“西大门”、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开化西南与江西的婺源、德兴、玉山毗邻,北与安徽省休宁县交界,东北连淳安、东南接常山,介于东经118°01´15"~118°37´50",北纬28°54´30"~29°29´29"之间。建县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即公元981年,距今有1025年历史。县域面积2236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建制镇9个)、449个行政村,总人口34万。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县城距衢州民航机场80公里,距黄山机场115公里。205国道贯穿南北,南连杭金衢高速公路,中接工可设计中的杭新景高速公路,北通黄山市。17省道由华埠镇向西进入江西省。

  (二)自然条件

  开化县属浙西低丘缓坡区,境内崇山峻岭,群山连绵,俗称“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地面积1828.142km2,占总面积82.22%,耕地面积144.872km2,占总面积6.52%,河、路、水库等面积250.272km2,占总面积11.26%。地处亚热带的开化,受夏季风影响较大,属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开化县地势自西北略向东南倾斜,白际山、千里岗、怀玉山3条山脉纵贯全境。开化的土壤以黄壤和红壤为主,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达60.1%。苏庄乡的古田山,海拔961m,天然林木葱郁,植物种类繁多,层次分明,具有垂直分布的特色,现为国家级自然植物保护区之一。开化境内植被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浙皖山区青冈、苦槠林植被区,植物区系丰富,具有南北交汇过渡带的特色。植被类型可分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人工植被,其中一半以上是生态公益林,并有保护良好的原始植被及原始次生林。

  (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随着浙江经济这几年来的飞速发展,开化县经济实力和生产总值得到了不断增强,200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9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292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3.0%和12.3%;地方财政收入1.48亿元,年均增长2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17.5亿元,年均增长35.1%此;外贸出口总额3148万美元,年均增长36.8%;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高达4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4338元,年均增长8.6%。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了要把开化建设成为生态县的宏伟目标,提出了大力推进社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目前在开化县工业经济主要是集中在城关、华埠等县域主要城镇内,部分沿205国道沿线发展,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工业用地扩展受到极大限制,因此提出了“城华对接”战略,工业园区及时抓住这一次发展机遇,先期建设了生态工业园青园区快,为推动工业园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实现工业园区向工业新城的角色转变,本次规划的区域将大大完善工业园区的结构。

  工业化是城市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工业园区建设是发展工业的主要措施。一直以来,浙江经济主要是以民营经济为主,形成“低、小、散”的工业格局,技术含量较低,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开化县工业园区应当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及交通条件,发展生态工业,通过工业园区建设,使众多中小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块状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资金、市场、人才、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集聚。

  二、用地界定与资源概况

  (一)低丘缓坡定义界定

  浙江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丘陵山地占70.4%,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地市中除嘉兴市外,均有低丘缓坡分布。浙江省的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区、浙西中山丘陵区、浙东丘陵盆地低山区、浙中丘陵盆地区、浙南中山区、沿海丘陵平原区等六个地形区(见表)。海拔在500m以下的丘陵地广泛分布于除浙北平原区、沿海丘陵平原区以外的其它四个地形区,基本覆盖除嘉兴以外的其他10个地市。海拔在500m以上、1000m以下的低山,其分布情况与丘陵在全省的分布情况基本相同。海拔1000m以上的中山主要分布在浙西中山丘陵区、浙南中山区。开化县属浙西低丘缓坡区,境内崇山峻岭,群山连绵,俗称“九山半水半分田”开化县工业园区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地块即位于浙中丘陵盆地区,底部高程均在120m以上。现阶段可供城镇建设的丘陵山地资源主要集中在低丘缓坡地。低丘缓坡指海拔300m以下的丘陵区上坡度在5—14°的坡地,广义低丘缓坡则是海拔10—300m,坡度5—35°的低丘缓坡。本次可行性研究的范围是广义的低丘缓坡开发利用。

  (二)低丘缓坡资源概况

  开化县县域面积2236 km2,其中山地面积1828.142km2,丘陵山地是县域最主要的地貌类型,占总面积82.22%,开化县地势自西北略向东南倾斜,白际山、千里岗、怀玉山3条山脉纵贯全境。西北部齐溪、何田两乡的绝大部,钟口、长虹、中村、苏庄等乡镇的北半部分为地势最高的中山地区,位于东部白石尖附近的黄谷乡、林山乡和西南部南华山、王山一带的杨林镇、桐村镇也是两个中山地区,中部和东南部逐渐由中山向低山、高丘、低丘、河谷小盆地过渡。低丘缓坡资源占低丘缓坡的比例约在50%以上。可供开发的低丘缓坡资源丰富,而其中最具开发潜力的部分位于县工业园区西侧,新老205国道之间,可开发面积在10 km2以上。

  该区域位于县城南郊,紧邻新老205国道,毗邻杭新景高速公路出口,区域位置与交通优势明显。区域内大部分属于低平起伏低丘缓坡,相对高度在0-50m之间的,其中绝大部分为林地(基本为经济林和次生林),其余部分为低丘村庄茶场及少量农保田,去除必要的生态用地以外,适宜于大规模的城镇、居民点、工矿企业的使用,且开发整理成工业用地将少占用建设农转指标。

  三、低丘缓坡开发的用地选择

  (一)基于适宜性途径的评价方法

  (1)用地建设特征分析思路——数理统计与空间测度相结合

  用地建设特征的把握是用地评价体系构建和管制条件编制的基础,为了更好地了解开化县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的特点,本次研究希望通过理性和直观的角度,以数理统计和空间测度相结合的方法对开化县低丘缓坡开发建设区块的用地数据、经济数据、空间形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归纳出开化县低丘缓坡开发建设区块在用地数量、人均水平、用地结构、经济效益、空间形态等方面存在的特征。

  (2)用地评价体系构建思路——用地条件评价与生态敏感分析相结合

  在综合研究开化县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特征的基础上确定系统的用地评价影响因子,如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社会服务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等,特别要增加生态因子。其次,在影响因子选取上通过典型调查研究,建立基本体系框架,然后听取专家意见,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3)空间管制条文编制思路——用地适建性与生态敏感性分区相结合

  基于用地适建性评价和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空间分区结果,结合缓坡面积、与建成区的空间距离等因素综合对包括建成区在内的低丘缓坡进行用地分区,划分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相应的空间管制措施。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经济性与生态性相结合原则

  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用地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生态敏感性比一般的平原用地强,低丘缓坡土地的开发利用不当随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挽回的破坏。因此,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用地评价应注意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既要关注经济性,更应贯彻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在评价指标上融入生态保护因子,对城市生态培育具有敏感性的自然山体、水系、植被及基本农田等进行资源保护,以保证低丘缓坡开发用地的可持续发展。

  (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分析相结合原则

  影响城市用地条件的因素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各个因素都有一定的相互独立或包含,且对目标评价的贡献率不同,因此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用地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对诸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独立性强的主导因素构建评价体系,即对评价目标起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和指标,进而确定各因素的权重。

  (3)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是对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系统的全面衡量,任何一个指标和指标体系都是质与量的统一,科学性、可操作性原则要求每一个指标的概念准确,内涵和外延清楚,指标分等合理,指标口径统一标准,数据获取容易,计算方法科学可行,提高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

  由于用地评价指标数量多,内容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领域,部分指标可以采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部分指标则无法以统一的计量方法作数量上的分析,而只能采取定性描述。为了能更全面地对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用地进行综合评价,本次评价体系的构建采取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定量为主,对采取定性分析的指标尽可能划分明确、合理的等级,增强指标的可衡量性。

  (三)评价因素分析

  (1)政策性因素

  土地利用受各种外部政策的控制,尤其是其中的强制性内容。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为保护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颁布了一些强制性的政策条文,并且有的采取了垂直管理的方式进行控制。这些无法忽视的政策性因素是土地利用必须研究和遵守的内容。因此在本次评价体系中引入政策因素作为“一票否决”的内容。那些受政策性因素控制的地块将直接划入禁建区和限建区而不参与土地利用评价。这些因素包括:历史文化保护区、旅游资源保护、耕地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等。

  (2)生态性因素

  机能合理的城市必须是与自然界取得平衡的城市,生态的观念越愈来愈深入人心,城镇可持续发展内在要求城镇建设要保护城市及其区域的生态资源和生态要素,因此在土地利用评价的过程中,地块本身的生态现状以及与区域生态格局的关系,也是我们考察和评价的重要内容。这些因素包括:水源地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地貌类型。

  (3)经济性因素

  土地利用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技术手段实现“生地”向“熟地”的转变,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受到土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高程条件/相对高程条件和地质灾害发育程度等条件的影响。这些条件不仅影响地基施工、建筑物安全和寿命,而且直接影响土地整理和工程建设的经济性。这些因素包括:地基承载力、地形坡度、地下水位埋深、洪水淹没状况、高程条件/相对高程、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等。

  (4)社会性因素

  社会性因素评价地块拥有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等的现状程度,是用地开发的先期优势,社会性因素现有程度较高的地块在后期建设中需要的整体投入相对较少。土地利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受社会条件的影响和控制。地块的交通区位条件和城市服务设施条件,决定地块的交通便捷程度和以及各种社会设施的可达性。

  (四)权重分值与评价方法

  (1)影响因子选择

  根据所各单项评价因子的影响内容,政策性因素或部分生态性因素直接划入禁建区或限建区,经济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则根据基地情况进行权重分配。

  (2)评价方法

  用地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将研究区域进行分区,从土地利用的政策性、经济性、社会性和生态性等角度出发,将研究区域分成禁建区、限建区、宜建区和已建区。通过地形图的判读,已建区能够明显地从研究区域内划分出来;政策性的因素作为“一票否决”式内容,优先进行研究,那些受政策性内容影响的地块,将直接划入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适建区再进行经济性、社会性和生态性的评价,评价的结果将进一步补充由政策性因素划定的禁建区和限建区,并明确研究区域的适建区。

  评价采用多因子加权叠加法。定性定量相结合,以定量和定位为主。利用计算机辅助制图进行评价结果的空间模拟和统计分析,从而实现评价结果的空间准确定位和数理统计分析。

  四、结语

  低丘缓坡开发建设在华东地区经济发达省份如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受到重视,适时研究低丘缓坡建设的用地选择机制,及时建立起利用低丘缓坡城镇建设技术与经济评价体系,对于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开化工业园区的示范建设,合理利用低丘缓坡的土地资源,能够满足城镇土地生产建设的需求,推进城镇建设的健康有序地进行;能够促进和发扬当地的山地城镇文化,协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化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nylw/7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