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牙齿疾患对患者心理影响因素及调节

时间:2014-09-25 20:18:51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文学论文

本研究研究人群焦虑病人占45.71%,抑郁病人占32.86%。对牙齿疾患治疗后HAMA和HAMD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牙齿疾患对病

  【摘 要】:本研究研究人群焦虑病人占45.71%,抑郁病人占32.86%。对牙齿疾患治疗后HAMA和HAMD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牙齿疾患对病人心理影响较大,易引发心理焦虑和抑郁,及时进行治疗是控制病人心理的关键。研究显示牙齿疾患对病人影响较大,应加大对病人牙齿疾病的关注,及时进行治疗和干预,进行定期的牙齿检查,咨询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牙齿疾患,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2)02-0017-01

  目的:探讨牙齿疾患对患者心理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牙科进行治疗的牙齿疾患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1例,女39例,年龄51.7±14.2岁。牙齿疾患类型为牙菌斑、蛀牙、牙周炎、牙齿松动、牙髓炎和牙龈炎等。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采用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研究。选择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研究人群焦虑患者为32例,占45.71%,抑郁患者为23例,占32.86%。研究显示,对牙齿疾患治疗前后HAMA和HAMD评分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齿疾患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易引发心理焦虑和抑郁,及时进行治疗是控制患者心理的关键。

  牙齿疾患是牙科疾病的重要类型,其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易引起患者心理焦虑或者抑郁。及时治疗是缓解患者病情和心理状态的关键。本研究选择我院患者进行研究,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在我院牙科进行治疗的牙齿疾患患者7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为31例,女为39例,年龄分布为51.7±14.2岁,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26岁。对牙患治疗前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心理测量,研究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变化情况。牙齿疾患类型为牙菌斑、蛀牙、牙周炎、牙齿松动、牙髓炎和牙龈炎等。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择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牙齿疾患患者进行心理测量,采用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研究。按照标准将HAMA14项目中总分在14分以上为焦虑,HAMD24项目中总分在20分以上定为抑郁患者。护理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心理波动情况。

  1.3 统计处理 本研究选择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统计方法为t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研究人群焦虑患者为32例,占45.71%,抑郁患者为23例,占32.86%。研究显示,对牙齿疾患治疗前后HAMA和HAMD评分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牙齿疾患治疗前后对患者心理影响

  组别 例数(n) HAMA HAMD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牙齿疾患组 70 15.47±8.93 10.26±7.41△ 24.15±7.43 13.51±6.33△

  注: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牙齿疾患是临床牙科常见的疾病汇总,其主要牙齿疾患类型为牙菌斑、蛀牙、牙周炎、牙齿松动、牙髓炎和牙龈炎等。其中牙菌斑当口腔内正常存在的细菌及微生物数量过多时,容易形成牙菌斑。在病人牙菌斑形成后,人体会产生一种凝胶状物质会保护病人口腔中的细菌,使细菌繁殖并分泌腐蚀牙齿的酸性物质。随着时间延长,牙菌斑会逐渐转化成牙垢,对病人牙齿的危害更大。对牙菌斑和牙垢的最佳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蛀牙为细菌穿透牙釉质后,逐渐形成的。治疗蛀牙必须选择钻空坏掉的凹洞并将其填补,以防止蛀牙区域进一步恶化。主

  要分类型为窝沟龋、光滑面龋和根面龋。牙周病,在牙齿周围的牙龈上的疾病。齿龈炎是由牙菌斑和牙垢而引发的牙龈组织发生炎症。若不及时进行治疗,齿龈炎将会发展成牙周病,严重时可能导致病人牙龈衰退,破坏牙龈的软硬组织,最终引发牙齿脱落。窝沟龋在两尖齿和臼齿的咀嚼面形成。

  因为这些表面不平整,可引发最难清洁。大多数人群的臼齿表面都会有些凹陷或缺口,使其成为细菌腐蚀的靶子。长期牙齿疾患病人受到持续性的疼痛,引发病人的高度紧张、焦虑和极端不安的精神情绪,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了解病人发生焦虑、抑郁等主要原因,及时解决病人自身的牙齿疾患。加强病人心理干预和指导,积极与病人沟通,鼓励病人倾诉自己内心的苦闷,发现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解答,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wxlw/3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