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保护青岛建筑历史符号——青岛里院

时间:2014-09-25 20:19:11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文学论文

摘要:里院住宅是现代青岛城市一种特有的建筑形式,它们与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息息相关。在历史地段改造中,它们受到严重的威胁和破坏,本文要解析、保护具有青岛特色的里院建筑。

  摘要:里院住宅是现代青岛城市一种特有的建筑形式,它们与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息息相关。在历史地段改造中,它们受到严重的威胁和破坏,本文要解析、保护具有青岛特色的里院建筑。

  关键词:历史保护 青岛建筑 里院

  1 历史建筑的意义

  一个深入人心的建筑形式,即使它原有的文化内涵或实际功能已经改变甚至消失,但它的存在依然可以对其周围环境起着重要作用[1]。每个城市的历史建筑都是这座城市的历史,都承载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因此,虽然历史住区存在种种原因,现在可能都已经拥挤堵塞和破漏不堪,但依然有着继续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2 里院对青岛城市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里院是青岛最普通市民的主要居住形式,产生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青岛人安居乐业的精神家园[2]。里院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仅在建筑、文化、艺术 科学、社会、精神等领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在经济、旅游等方面也蕴含着潜在的价值[3]。青岛旧城中,里院仍然占据了大部分区域。不同家庭的人,在里院结成了一个非常紧密的团体。里院的生活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同时,广泛分布的里院住宅构成了青岛旧城区的城市肌理,它的每个细节都展示了青岛历史悠久的城市特色和市民的生活状态。

  3 里院建筑的解析

  3.1建筑剖析

  里院是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建筑群,它既有联排的居住空间,又有沿街的商业形式,甚至有大空间、街市等多姿多彩的建筑形式[4]。云南路里院是中国风格和西方建筑技术的结合。整个“里”类似四合院,形成”口、日、凸、目、目”等多种平面形式。但它是楼房,主要是2~3层。每间房子一般在16~18平方米。

  在结构上,里院是砖木结构,红瓦黄墙,体现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中“红瓦”这一城市特色。进院门有影壁墙、楼梯、廊柱,廊檐均是木结构,多数廊檐有彩绘或图案。

  全楼无论同居着多少户人家,都是公用一个水龙头和一个厕所。当时青岛机关小职员、小商贩等中下层市民大多聚集在这里,生活在一起的大家相互帮助、互敬互爱。房间户型基本一致,多是里外屋的两居套间,起居、娱乐、厨房空间都是交叉在一起的,没有明显的分割。

  3.2开敞空间分析

  3.2.1内院

  里院空间由外廊式的集合住宅围绕内院形成,各个院落之间有过道和台阶进行联系,从而各里院空间相对独立也相互渗透[1]。很多老人在靠近自家门前的这些地方晒太阳和读报,人们也聚在这些地方聊天、喝酒来打发时间。在重叠的空间中生活,居民之间也从生存的需求逐渐升华成为了交流的需求和情感的需求,从而形成了富有人情味的里院文化并产生强大凝聚力[2]。

  3.2.2街道

  里院外层的街道不仅起到交通作用,还可以供人活动。在这里各种公共设施都是沿街布置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商业氛围和公共交往也得到了增强。常常会看到孩子们在街道上嬉戏奔跑,街道的生活非常丰富。汽车行驶到这里,也会放慢速度,充分展现出住区的活力。里院的居民很满意这种街区环境.认为它给生活带来活力,创造了和谐的氛围。

  3.3.3生活体系

  白天家庭主妇在院里做家务,晚间劳作了一天的男人们回到家里吃晚饭,然后聚在灯下打牌、聊天。许多民间艺人在这里串街谋生。街口小店既是居民经常购物的地方,又是他们日常交流的场所。大部分居民已经根深蒂固的形成了共同良好的交往空间和独特的工作、生活、交往的社会生活体系,并且大多数居民不想改变这样的生活状态,这是旧城生活优于新区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保护现存的社会生活体系。

  4 里院的保护

  4.1建筑体系

  由里院式建筑构成的青岛城市街区既不同于中国传统里规模宏大、坊墙隔闭的“里、坊 ,也不同于由胡同串起的 街坊” [5],是青岛历史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重视里院建筑的保护,将这种特色的建筑形式延续下去,对里院进行以保护为前提的改造。

  因为时间久远,所以里院建筑本身需要加固,增加剪力墙,承担主体结构,增强支撑体系。由于第三层坡屋顶层高较高,在中间隔出一层,出现跃层空间,增大建筑面积。在房间内用虚墙分割出厨卫的功能空间。

  4.2 开敞空间体系

  增加绿化和配套设置,如活动室、小超市等,增加无障碍设计。设置私密程度不同的丰富的室外空间,保留沿街商业,增加里院对外部的吸引力。有经济实力的住户或因工作的变迁大多搬出了这里,留在这里的多是老年人或守着祖辈房子不愿离去的中年人。剩下的居民可通过合作改造扩大自己的居住面积。以前居民在院落中自行搭建的厨房卫生间等,全部拆除,空出的院落改作活动空间和今后停车场用地。

  4.3 社会效益

  里院可做多种商业用途,提供商 业、文化、公共服务设施用房,促进经济发展。老城区的历史地位优越,改造做旅馆和公寓都很有市场空间。为发挥该区域的区位优势,可以把一些里院建筑发展成中高档旅馆和服务周边居民的各种商业设施。这应该是一种私密空间和开放空间的有效结合,是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4.4生活体系

  青岛里院是早期青岛社会的一个缩影,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人们居住生活在里院内,他们在里院结成了热闹、和睦的邻里关系,形成了青岛“里文化”这种独特的温暖的民俗生活方式。社区结构是居住功能与精神意义的集合体,有助于人们互相交流,具有邻近性、归属感和文化意义的特征。所以,我们要保留这种较小规模的社区结构。

  5 小结

  从青岛里院式建筑中.我们依然能够读到一种独特的城市形象。里院建筑历经了近百年的历史.是青岛一种独特的民居形式,凭借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对市井文化的真实写照,给后人在建筑、艺术、历史、文化等领域留下了重要的研究价值。城市快速发展将是青岛市的主旋律,所以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里院建筑的保护与更新[6]。对于现存的历史街道、里院等建筑符号进行理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创造清晰的结构和独特的空间环境;同时,对于传统的保护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对特色形式的模仿,而是更深层次地挖掘历史街区的文化、理念等内在的精神实质。

  参考文献:

  1] 汪雪,董世永.重构与复兴:城市历史住区保护的必经之路. 小城镇建设.2007年第8期。

  2] 崔晓晨,刘 宾.青岛老城区里院街区空间解析——基于城市设计基础理论的分析.山东林业科技.2011年第4期.

  3] 韩勇匡,富春.近代青岛特色民居——里院建筑.美与时代:上半月.2010年第12期.

  4] 王莹,梁雪.青岛里院建筑调研与思考.华中建筑.2011年第3期.

  5] 王涛.青岛老城区里院式建筑研究.中外建筑.2011年第8期.

  6] 张慧华.青岛里院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建筑科技与管理.2010年第11期.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wxlw/3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