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考证早夏时期都城变迁历史

时间:2014-09-25 20:19:11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文学论文

摘要:本文结合文献和考古材料,考证了早夏时期都城变迁历史。

  摘要:本文结合文献和考古材料,考证了早夏时期都城变迁历史。认为禹启时期的都城主要有阳城、阳翟以及黄台之丘,其位于颍水中上游地区;夏王太康以后,夏王朝以伊洛盆地的斟寻为新的都城;导致变迁的原因主要有自然环境和夏初的政治军事形势两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早夏时期;都城;变迁

  夏代社会发展已进入文明和国家阶段。文献记载夏代有许多都城,如阳城、阳翟、黄台之丘、斟寻、商丘、斟灌、原、老丘、西河等。如此多的都城是否真正存在?各自的使用年代是什么?具体地望在哪里?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是夏史研究的关键所在,也是多年来学界关注的焦点。

  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夏代考古材料逐渐增多,为我们研究夏都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依据文献与考古材料,就夏代早期的都城变迁问题作一简单考证。

  由于禹、启是夏夏王朝形成的重要时期,二者联系密切;为叙述方便,这里把大禹、夏启时期以及启子太康时期统称作“早夏时期”,其中又可区分为大禹、夏启在位期间的“禹启时期”和太康为王期间的“太康时期”。

  一、禹启时期的夏都

  综合分析可以发现,禹启时期的都城主要有阳城、阳翟以及黄台之丘,其位于颍水中上游地区。

  从文献上看,禹时期的都城为“阳城”,其位于今河南登封市告成镇北。古本《竹书纪年》、《世本》、《孟子》、《国语》、《史记》都有相关记载。《水经·颍水注》明确记载禹都阳城在颍水与五渡水交汇处。夏启之都位于禹州市境内的“阳翟”,其位于禹州一带,距离“禹都阳城”不远。夏启在阳翟曾举行政治、军事活动。《史记》、《吴越春秋》、《左传》、《后汉书》也有相关记载。另外,夏启也可能在新密市境内的“黄台之丘”活动。丁山先生认为“黄台之丘”可能即“皇台岗”,其位在新密市境内的洧水岸边[1]。

  从考古发现来看,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应是包括大禹在内的夏族文化遗存。在今登封、禹州的颍水两岸,发现多处属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文化遗存,充分说明这里是早期夏族活动的中心区域。在登封告成镇的王城岗,发现一座龙山文化晚期城址(包括小城和大城),在告成附近还发现了东周时代的阳城遗址。王城岗城址时代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包含大禹所处时代,位置与《水经注》等记载阳城地望相合,故多数学者赞同王城岗一带为禹都阳城所在。

  新砦期遗存主要分布于河南中部颍水中上游的新密、登封、禹州、汝州一带,且新密市东南新砦村一带还发现有高规格城址,这与文献有关夏启时期政治中心位于颍水上游地区以及启居(都)黄台之丘的记载是相符合的。禹州瓦店遗址年代属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新砦期,规模较大,规格等级高,有壕沟等大型防御设施,不排除其为启都阳翟的可能性。阳翟与黄台之丘的关系,文献没有载明,据现有材料,两者并存、同为启之都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除了文献记载二者都与早夏时期政治中心有关之外,瓦店遗址具备政治中心的性质;同样,新砦遗址规模大,发现有大型城垣和多重护城壕以及大型建筑遗存,建造年代与夏启时代接近,也不能排除其为早期夏都的可能性。

  夏启时期可能存在两个以上都城的情况,与禹时期设立多个政治中心以及夏代中后期存在多都的现象是一致的。

  二、太康时期的夏都

  夏王太康以后,夏王朝放弃颍水中上游地区的早夏都城,以位于伊洛盆地的斟寻为新的都城。

  从文献来看,从太康开始,伊洛地区成为夏王朝的政治中心,都城之名为“斟寻”。古本《竹书纪年》:“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史记》、《逸周书》等文献明确记载。斟寻位于伊洛盆地内。斟寻之得名应与斟寻氏故地有关。由于夏王太康徙都于伊洛地区原斟寻氏分布区内,故称其都为“斟寻”。《史记·夏本纪·正义》臣瓒解释说:“斟寻在河南,盖后迁北海也。”准此,斟寻氏之名起源于豫西伊洛一带。

  从考古材料看,以伊洛盆地为分布中心的二里头文化,以及偃师二里头都城遗址的发现,为早夏都城迁往伊洛盆地提供了实证。二里头遗址位于伊洛盆地内的偃师市西南约9公里处,处于二里头文化的中心区域,地望与文献记载的夏代都城斟寻相符。二里头遗址规模大,面积达3平方公里以上。遗址文化层堆积丰厚,各类文化遗存丰富。遗址规格高,既有形制巨大的宫殿建筑群、方正规矩的宫城垣、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集中分布的祭祀遗存和诸多大中型墓葬,又有铸造铜器、制陶、制骨、制造玉器和绿松石器的作坊,还出土了相当数量且工艺又较复杂的青铜器、玉器。多年的调查和发掘材料证明,二里头遗址各期面积皆为目前所知同期最大者,从早期到晚期皆发现有大型宫殿类建筑遗存。其中在第一期阶段,二里头遗址已是一个规模较大的中心聚落,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以上,“显现出不同于同时期一般聚落的规模和分布密度” [2]。

  三、早夏都城变迁原因

  通过前文论述,早夏时期禹启之都位于颍汝河流域,太康时期都城从颍汝河流域迁到了伊洛河流域一带。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夏都变迁呢?我们认为主要有自然环境和夏初的政治军事形势两方面的因素。

  1、早夏时期都城变迁的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洪水灾害、人口膨胀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压力以及伊洛河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等。

  古气候学研究表明,我国在4000aBP[3]前后有一个洪水多发期[4]。造成洪水频发的原因与波及全球的“降温事件”有关,它导致季风带北撤、降水增加、气候变湿,大大增加了洪水发生的概率[5]。4000aBP前后的洪水多发期在时间上正值夏代立国前后,对夏朝的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口自然增殖、人口迁徙以及夏都所产生的人口聚集效应导致了夏初人口膨胀。龙山时代是我国史前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遗址非常密集。相关研究表明,夏代立国前后,中原地区周围的考古学文化由于自然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尖锐等原因迅速衰落,有相当一部分人口迁移到了中原地区[6]。总之,夏代初年的人口膨胀对颍汝河流域的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压力,导致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剧,并最终促使夏都迁至自然环境优越的伊洛河流域。

  2、早夏时期都城变迁还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密切相关,紧张的对外关系和伊洛盆地优越军事位置是其主因。

  夏初,首先来自有扈氏的挑战,夏启亲率大军讨伐,双方在甘展开大战。据郑杰祥先生考证,甘之地望应在今天郑州以西的荥阳一带[7]。而扈之地望,金景芳先生则考证在今河南黄河北岸的原阳一带[8]。其次还有五观之乱。因此,早夏时期都城的变迁,“恐怕当和夏启继任联盟首领之初夏人对分布于嵩山以北的观和有扈氏等敌对势力的大规模征伐以及对二族故地的占领有关”。 [9]

  伊洛盆地的地理环境利于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是理想的建都之地。伊洛平原,土质肥沃,物产丰富,这里交通便利,东行出黑石、虎牢二关进入华北平原;西逾函谷关可抵关中地;北过黄河可达晋陕大地;南出伊阙,面对颖、汝流域。另外,夏王朝在少康以后还设立了原、老丘、西河等一系列辅都[10],用来控制其他方国保证王畿地区的安全。夏都及其周边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伊洛河流域的区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为日后夏王朝的发展和强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注释:

  [1] 丁山:《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古代神话与民族》,商务印书馆,2005年。

  [2] 许宏等:《二里头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考古》2004年第11期。

  [3] 此为未经树轮校正的碳十四测年原始数据,换算成日历年代约为BC2000年左右,正值夏代立国前后。

  [4] 夏正楷、杨晓燕:《我国北方4KaBP前后异常洪水事件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2003年11月第23卷第6期

  [5] 吴文祥、葛全胜:《夏朝前夕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及大禹治水真相》,《第四纪研究》2005年11月第25卷第6期。

  [6] 吴文祥、刘东生:《4 000aB.P.前后降温事件与中华文明的诞生》,《第四纪研究》2001年9月第21卷第5期。

  [7]郑杰祥:《夏史初探》,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

  [8] 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9] 王立新:《从嵩山南北的文化整合看夏王朝的出现》,《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10] 张国硕:《夏王朝都城新探》,《东南文化》2007年第3期。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wxlw/3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