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论文

时间:2014-09-25 20:19:19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文学论文

罗 艺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因此,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社会学论文从正确理解小康与和谐的含义入手,对全面

罗 艺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因此,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社会学论文从正确理解“小康”与“和谐”的含义入手,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区别与联系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和谐社会 区别 联系
我们党继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以来,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以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同时,这也为正确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一、正确认识“小康”与“和谐”
“小康”一词最早可追溯于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诗经》中有载:“民亦劳止,汔可小康”,通俗的意思是说老百姓太劳苦,也该稍稍得到安乐了。这表达了古人对殷实、富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儒家经典著作《礼记•礼运》篇中,提出了“大同”和“小康”两种社会模式。相比较而言,“大同”更像是人们对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向往,而“小康”则同我们如今的和谐社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无论“大同”也好,“小康”也罢,都折射出古代思想家的一种社会理想模式,但它与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小康社会”却有着大相径庭的涵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小康”最初指的是一种物质生活水平或经济发展水平。后来随着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小康社会”从单纯的仅指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生活领域扩展,从而形成了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社会发展阶段。
提到“和谐社会”,我们不仅可以从诗文、典籍中寻找到它的足迹,而且可以从外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那里寻觅到其身影。但是,不管是旧中国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外国的资本主义社会,都是少数人压迫多数人的一种阶级对抗的社会,从根本上不具备“和谐”的基本条件。
然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却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我国的现实角度出发,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一个各种利益关系得到统筹协调、人们各得其所、各种社会矛盾得到妥善化解、人们安居乐业的社会。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区别
(一)具体表现不同
十六大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读为“六个更加”,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表现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内容。
(二)侧重点不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侧重于经济建设和物质生活层面,是以经济建设来带动社会的全面进步。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侧重于社会建设,以构建一种均衡、有序、公平、正义的社会关系来促进全面小康的实现。
(三)阶段性特征不同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具体来说,它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是一个相对静态的目标。因此,相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是向更高级的和谐社会迈进的一个过程。显然,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可以不断实现而没有极限的过程。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构建和谐社会有不同的具体目标,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我们还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继续不懈的努力奋斗。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联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范畴,它们两者之间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二者的背景一致
“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都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背景下,实现社会主义现在化这条主线的基础上提出的。“小康社会”表达了人们摆脱贫困,通过社会发展达到富裕生活的愿望和追求;“和谐社会”则表达了人们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努力化解社会冲突和矛盾,达到“和谐”与“富裕”的统一。
(二)二者在内涵上相互包含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环境在内的五个维度;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阶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单纯的侧重经济建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重视社会建设,社会发展被放在与经济、政治、文化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使得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和整体布局更加全面和协调。
(三)二者的目标相同
无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归根到底其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造福于全体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论文小结
综上论文所述,小康的真谛在于和谐,其关系甚为密切。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必须以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保证。同时,只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长期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两个战略任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综合起来就是要建设一个和谐的小康社会。因为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保证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社会才可能安康和谐。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97页
2、辛鸣,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2)
3、杨占军 吕新发,试论全面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西部科教论坛09年第二期供稿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wxlw/3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