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探讨从乾隆的两道训谕看雍和宫的历史地位

时间:2014-09-25 20:19:08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文学论文

雍和宫是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清代由理藩院直属的重要的皇家寺院之一。该寺在内地蒙藏佛教发展史上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影响,历史上以规模宏大、学经组织完备、驻锡高僧众多、实施金瓶掣签制度并设有金本巴瓶而闻名,是内地蒙藏佛教的宗教中心

  雍和宫是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清代由理藩院直属的重要的皇家寺院之一。该寺在内地蒙藏佛教发展史上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影响,历史上以规模宏大、学经组织完备、驻锡高僧众多、实施“金瓶掣签”制度并设有“金本巴瓶”而闻名,是内地蒙藏佛教的宗教中心和管理中心。雍和宫是目前北京保存最为完整、佛事活动完备、宗教文化独特、有僧人驻锡的蒙藏佛教宗教活动场所,尤其在当今蒙古佛教诸寺中具有核心地位和重要影响。

  雍和宫的旧址原是明代内宫监的官房,清定都北京后将其改为内务府官房。康熙三十三年(1694)皇四子胤稹在此修建府邸,因当时胤稹为贝勒,故称“稹贝勒府”或“四爷府”。康熙四十八年(1709),胤稹被封为“和硕雍亲王”,稹贝勒府成为“雍亲王府”。康熙五十年(17l1)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便出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童年时光。胤稹后来继康熙之后登基,即雍正皇帝。雍正二年(1724)雍亲王府改为行宫,称“雍和宫”。乾隆皇帝继位后,为给其父雍正皇帝祈求冥福,于乾隆九年(1744)命三世章嘉若必多吉将雍和宫改建为藏传佛教寺院。

  正是由于雍和宫的特殊历史身份和地位,它一改建成佛教寺院即受到了清政府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在行政管理还是宗教事务的管理方面,都体现出了不同于内地一般蒙藏佛教寺院的优越地位。

  在行政管理上,雍和宫直属清廷管辖,由皇帝选派宗室王公担任“领雍和宫事务大臣”管理雍和宫事务,具体事务则由理藩院兼管及办理。如遇领雍和宫事务大臣缺出,则由理藩院尚书、左右侍郎联衔开从乾隆的两道训谕看雍和宫的历史地位·97·4、乾隆提出,因雍和宫已成为皇室供奉三宝的家庙,可将紫禁城内皇家祀神的场所宁寿宫用作他称太上皇后颐养天年之地,并设想大清江山若亿万年永固,其继位子孙若也能享国日久、寿至百年,则仍作太上皇居此,“祥衍无疆”、“尽美尽善”。

  5、乾隆着重强调,雍和宫作为供奉三宝的场所永不更改。因此,特颁训谕,并令缮录两道,一交尚书房,一交内阁存记,告诫子孙“知所宪章”,“用垂法守”。

  在颁此训谕的同年十月二十二日,乾隆皇帝阅读到《清世宗实录》中雍正皇帝关于雍和宫方面的谕旨,深有感触,遂当即再颁训谕:前因雍和宫为皇考世宗宪皇帝潜邸,乾隆初年鄂尔泰曾请赏给和亲王居住,殊属非是,朕未之允,业经降旨交尚书房、内阁存记。本日恭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二年,礼部奏:请将皇考潜邸升为宫殿,交工部会同内务府敬谨营造,翰林院撰拟嘉名,当蒙降旨允从。敬维皇考之意,亦以潜邸旧地,应升为宫殿,俾为万世景仰,以肃观瞻。朕前降之旨,适与圣意相合。夫以发祥肇迹之区,自应洁蠲祗肃,况已升为宫殿,若复令分藩列邸者居此,降为王府,有是理乎?鄂尔泰在雍正年间即为大学士、军机大臣,迨恭纂实录时,伊复充总裁官。皇考谕旨,鄂尔泰宁末之知,乃复为此奏,其意不在见好于和亲王,乃在得时誉耳。大臣居心,岂宜若是?现在鄂尔泰子孙式微,不能克家,未必不由于此。是雍和宫必当改为佛宇,断不可作为王府。将来我子孙内有由藩邸绍承大统者,并应永远钦承,用昭法守。此旨亦著缮录二道,分交尚书房、内阁同前旨一并存记。①乾隆在此款训谕中首先强调前款训谕的重要性,并再次指出鄂尔泰奏请将雍和宫赐给和亲王之举是十分错误的行为。提及因恭阅《世宗实录》发现,早在雍正二年(1724)礼部即奏请“将皇考潜邸升为宫殿”,交工部会同内务府营造,翰林院撰拟了“雍和宫”之名,雍正皇帝降旨允从。乾隆认为自己前款训谕的旨意恰与其父皇“以潜邸旧地,应升为宫殿,俾为万世景仰,以肃观瞻”的圣意相合。乾隆再次重申,父皇发祥腾达之地,理应清净庄严,且已升为宫殿,若令藩王列邸居住,降为王府,没有这样的道理。

  乾隆批评鄂尔泰在雍正年间即为大学士、军机大臣,恭纂实录时又充任总裁官,对于雍正将潜邸升为宫殿的谕旨不能不知,但仍做出赐予和亲王的奏请,其意不在见好于和亲王,而是居心不良。指出鄂尔泰现在子孙式微、家业凋零未必不是其居心不良的报应。

  乾隆皇帝最后强调,“雍和宫必当改为佛字,断不可作为王府!”子孙后代应“永远钦承,用昭法守”。

  此道谕旨亦著缮录二道,分交尚书房、内阁同前旨一并存记。

  乾隆在半月余时间内,前后两次就如何对待雍和宫颁发两道训谕,充分说明乾隆皇帝对雍和宫使用的高度重视。两道训谕前后贯通、上下呼应,清晰地揭示出乾隆皇帝对雍和宫的态度。乾隆强调雍和宫作为雍正潜邸的神圣和不可亵渎性;指出雍和宫不能下赐藩王列邸、不能降为王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申明雍和宫必将作为佛寺而不能更改的积极意义,并敕谕子孙后代永远钦承。

  乾隆皇帝的训谕对保护雍和宫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后清政府内再未有改变雍和宫用途的提议,使雍和宫作为蒙藏佛教寺院得以完好保存至今。

  乾隆皇帝的训谕对以后清代诸帝重视雍和宫起到了警示和示范作用,以后历代皇帝,都于每年的正月初三日乾隆皇帝的忌辰和八月十三日乾隆皇帝的诞辰前来雍和宫拈香礼佛,更加凸显了雍和宫作为皇家寺院的历史作用。

  不仅如此,乾隆皇帝的训谕还体现出了雍和宫的重要历史地位。从训谕中可以看出,雍和宫作为清代皇家寺院担负着满足皇室宗教生活需要和庄严雍正皇帝旧邸的重任。但更重要的是,通过乾隆的训谕可以窥见雍和宫超越宗教意义的更深更广的内涵。

  ①<国朝宫史续编>卷4,训谕四,第37页。·96·中国藏学2012年第l期(总第100期)法守。①乾隆皇帝的训谕强调了以下几层含义。

  1、乾隆首先强调雍和宫作为其父皇雍正皇帝的潜邸,是神爽凭依之地,理应清净纯洁,故改庙供佛以使之庄严。自己每年亲自至此拈香瞻礼,以此抒发对父皇的怀念崇敬之情,但更重要的是藉此昭示天下其尊祖崇佛之用意。

  乾隆的这一用意在另一道关于敬奉列祖列宗神御的训谕中亦得到充分体现。乾隆六十年(1795)十月二十一日,乾隆皇帝向皇太子、皇子、军机大臣等面颁训谕,在强调遵循列祖列宗合祭祖制的同时,亦明确指出:“朕御极以来,因雍和宫为皇考肇封潜邸,礼应祗肃洁蠲,不可赐为第宅。爰即旧时宫殿,供佛庄严,每岁亲诣拈香,以伸瞻慕。”②2、乾隆特意指出早年鄂尔泰曾奏请将雍和宫赐予和亲王而自己未予允许之事,并对和亲王及其子孙家业的衰微进行批评。庆幸自己未允鄂尔泰所请而使雍和宫得以保全,并呈现出梵天圣境、美轮美奂的庄严绚丽景状,能够为万世所瞻仰。

  鄂尔泰(1677—1745)是雍正、乾隆两朝的重臣,为雍正的心腹爱将。初任内务府员外郎,雍正三年(1725)迁广西巡抚,次年调任云贵总督,兼辖广西,后任军机大臣。雍正帝驾崩,鄂尔泰受遗命与张廷玉等共同辅政,出任总理事务大臣。乾隆初年任会试大总裁、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经筵讲官等职,加衔太傅,赐号襄勤伯。乾隆十年(1745)病逝,享年66岁。乾隆曾亲临丧所致祭,谥文端,配享太庙,入祀京师贤良祠。对于地位如此显赫、握有重权的父皇宠臣遗老,乾隆皇帝不允所请,坚持将雍和宫作为蒙藏佛教寺庙使用,是有其独特用意的。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wxlw/3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