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浅谈做好建筑经营点的措施

时间:2014-09-25 20:44:07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摘要:建筑经营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环境要素、投入要素、产出要素。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保证三大要点的平衡,最后成功做好建筑经营工作,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摘要:建筑经营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环境要素、投入要素、产出要素。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保证三大要点的平衡,最后成功做好建筑经营工作,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环境要素;投入要素;产出要素;建筑经营

  一、建筑经营的环境要素

  经营离不开环境,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对建筑经营产生很大影响,在某一段时间或者在某一个环节上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经营者不能单纯地被环境所驱使、所左右,而应在认识和掌握环境变化的同时,积极寻找可以利用的因素,从环境变化中寻找商机。建筑经营的环境要素主要包括建筑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等,另外,行业协会也是建筑经营的环境要素之一。建筑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建筑市场的概念和特点。建筑市场是指以工程建设承发包交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市场,是工程建设生产和交易关系的总和。建筑市场有许多不同于其他产品市场的特点,如:建筑产品生产与交易的统一性;建筑产品的单件性;建筑产品的社会性;建筑产品的整体性和分部分项工程的相对独立性;建筑产品交易的长期性;建筑产品一旦完成就不可逆转的特性;建筑产品交易的阶段性;建筑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交融性;建筑产品价值量大、造价高以及交易与生产倒置和交叉的特性,等等。

  2.建筑经营主体责任机制。建筑经营主体,是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参与建筑市场并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按照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地位及其职责划分,可以分为业主、承包方和中介机构。建筑经营主体责任机制,是指建筑经营主体因工作上的作为或不作为而造成当事人或第三方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所必须承担的行政、民事、刑事责任的总和。

  3.建筑市场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者之间普遍的经济联系,体现为他们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为某种利益而进行较量和相互追赶、优胜劣汰的运动过程。建筑市场竞争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工程招投标制度,它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比较科学、合理、成熟的工程发包方式。

  4.建筑市场供求机制。在供求关系中,供给总是要以需求为目标、为引导,总是要与需求相适应,而供给和需求是两个经常波动的变量,供求机制正是通过供求关系的这种不断变化而影响市场各要素的变动,最终调节市场运行。建筑业的扩张和收缩在一定时点、一定程度上是服从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信号波动的,受国民经济和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较大。

  5.建筑市场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价格变动与市场供求变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它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决定和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生产中的劳动消耗,即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价格形成的基础,而供求状况对商品价格的高低也有重大影响。此外,国家经济及宏观调控政策、国际形势等也都会影响价格。

  6.建筑市场保障机制。建筑市场保障机制,是指利用风险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对建筑市场各利益方进行保障的制度总和,它包括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和工程保险制度。

  7.建筑市场监督管理机制。建筑市场监督管理机制,是指政府监督和管理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合法经营,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建筑市场正常秩序,打击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和腐败行为的管理活动。

  二、建筑经营的投入要素

  1.人力资源。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经营决策层人才,即我们所说的企业家,是企业中最高层次的人才;第二类是经营管理层人才,即财务、计划、设备、技术、质量等各项管理的专家型人才;第三类是经营作业层人才,即工厂、企业中的高级技工或技师,这类人才对企业同样关键。人力资源的投入和开发包括人力资源的招聘、整合、培育、激励和储备,以及经常不断地进行人力资源投入的有效性分析等。

  2.资金。从长期经营看,企业的资金资源总是短缺的。而目前融资的方式和渠道多种多样,国家资本、企业资本、个人资本以及外资等都可以作为资金来源,融资方式除了发行股票和向银行贷款外,还有BOT、BOO、TOT、ABS等方式。经营者应定期进行经营活动分析,对资金的周转效率、回收周期等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不断调整投资的方向和方式。同时,经营者还要有风险意识,要高度注意风险防范。

  3.机械设备。对机械设备投入的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指标:一是自有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二是机械设备的租赁效率;三是机械设备的先进性。通过对上述三类指标进行分析,才能有效掌握建筑机械设备的投入和运营情况。

  4.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无论对建筑企业还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都是经营的一个重要要素。特别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资源的获取更是存续和发展的关键,需要结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企业面临的具体情况,详细制定取得土地的计划和策略。同时,对现有土地资源的利用是经营应关注的课题,以避免土地闲置和浪费。作为经营者,还需要进行土地资源的成本分析,包括取得成本和使用期间的成本,以节约成本、提高经营绩效。

  5.材料。建筑生产和经营要消耗包括成品、半成品在内的大量的建筑材料,因此材料成本在经营成本中占有很大的份额。材料的投入包括材料的采购、周转、代用、回收和再生。材料采购除了保证所购材料的先进性,还需要防止出现“量差、质差、价差”这“三差”。材料的周转指不固定在建筑物上,而是作为建筑物的维护或者支持材料可以周转使用。

  6.劳动。按照现代的观点,劳动投入包括技术投入、智能投入和技能投入。技术投入包括施工技术、工艺、工法,以及节能技术、智能技术、提高工效的技术等;智能投入是管理者的投入,包括决策、管理、研发、合理化建议等;而技能投入是操作者的投入,包括经验、体能、技巧、机具、规程等。

  三、建筑经营的产出要素

  1.财富的积累。企业财富的积累首先是利润的积累,这是企业生死攸关的重要课题。尽管如此,现代的观点认为,利润已不再是经营的最高目的,而是企业存续和发展经营、完成社会使命的手段。财富的积累还体现在装备的更新。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不断加深,企业面临的竞争是世界性的,拥有现代化、信息化的装备和经营手段至关重要。另外,财富的积累还包括经营思路的不断检讨和创新。特别是对于建筑经营学科来讲,人们的经营实践实际上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丰富和发展着这一学科。

  2.价值的体现。对建筑经营来讲,价值的体现可以说是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品牌效益的实现。环境效益,即建筑魅力,任何一栋建筑物或是构筑物,都是在客观上适应环境、创造环境、丰富环境、恢复环境。社会效益,即经营要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成为国民收入的源泉和生产力的承担者,并通过这样的经济活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产力的发展。当然,社会效益的实现还表现在依法向国家纳税,参与社会救助和福利事业,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品牌效益是产品质量、性能、文化内涵、满足消费者效用程度等方面的综合体现,代表一个企业的实力、信誉、创新能力和服务特色,一个好的品牌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和高信誉度。

  3.员工的成长。现代企业经营已经越来越重视经营的人性化。有一种观点认为,经营成就的灵魂在于员工的全面发展。作为经营的结果,员工的全面发展包括工资福利的增长,尊重人性的企业文化,以及员工自身智力的开发和素质的提高。尊重人性的企业文化使员工能够享受到自尊和他尊,在工作中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员工在经营过程中随着经营绩效的实现,其自身素质也在不断进步和提高,这是经营的深层次内涵。

  参考文献:

  [1] 王葵,李敬银,彭韶辉. 关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性分析[J]. 现代企业教育. 2008(04)

  [2] 张保安. 论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J]. 经营管理者. 2009(23)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jjlw/4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