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国际比较

时间:2014-09-25 19:50:15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一世界领先地位根源于其世界领先的高等教育筹资。1995—1996年度全美高等教育的经费为 1979.73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

  一、美国高等教育的经费筹措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一世界领先地位根源于其世界领先的高等教育筹资。1995—1996年度全美高等教育的经费为 1979.73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表1表明了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特点:即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主要有联邦政府、州政府或地方政府的投入,学生所交的学费,大学通过销售和服务而得到的收益,捐赠收益及其他。据美国联邦教育部教育统计中心1996年的统计,1995—1996年,美国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内的政府拨款在公立高等学校中占51.0%,在私立高等学校中占16.5%;学费收入在公立高等学校中占 18.8%,在私立高等学校中占43.0%;包括教学收入、附属企业、医院在内的销售和服务收入在公立高等学校中占22.2%,在私立高等学校中占 21.0%;包括私立奖学金和捐赠基金在内的捐赠收入在公立高等学校中占4.7%,在私立高等学校中占14.4%;其他收入在公立高等学校中占 3.3%,在私立高等学校中占5.1%。而且,高等院校由于学校的归属和特点不同,经费来源的渠道及其所占份额,存在显著的差别,特别表现在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差别上。

  (一)政府拨款为主体。

  1.邦、州、地方三级政府拨款。美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是建立在以政府拨款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拨款包括邦、州、地方三级政府的拨款。

  (1)联邦政府拨款。联邦政府投入高等教育的经费一般占整个高等教育收入的12%左右。联邦政府投入高等教育的经费,其使用方向或目的不在于卷入地方或高校的具体事务和管理,而在于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一个有利发展的大环境,提供指导和服务,激励高校的改革创新活动,为学生上大学提供经济上的援助和担保。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支持主要有四种形式:第一是通过补助金、低息贷款和勤工俭学项目,帮助学生上大学,尽可能扩大和保证平等的入学机会。第二是以科技开发研究投入高等教育。第三是以提供联邦政府土地的方式,为建立高等学校提供部分资金。第四是对联邦政府确定的高等教育中应该着重发展的方面提供资助。例如为发展成人教育、发展外语教育、发展理科教育、改进学校的设备等提供资助。

  (2)州、地方政府拨款。一般来说,州政府保证本州公立高等学校的40%—60%的经费。对于大多数州来讲,州政府高等教育经费主要分给州公立大学,对于地方办或以地方办为主所办的社区学院给予适当资助。州政府给予私立大学的经费主要用于学生的助学金或奖学金。地方政府一般不给州立大学投资,除非地方有特别需要,而且钱要专款专用,以地方与州立大学合作项目的形式实施。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平稳发展,多数州的财政状况得到改善,因而多数州政府对公立高等院校的投入都略有增长,一般年增幅为 4%左右。少数州增幅超过10%。

  2.公立、私立高等学校政府拨款。美国公立高等学校的经费来源一半以上依赖政府的财政性拨款,特别是州政府。1995—1996年,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供的经费占本年度经费总额的50.1%,远远超过从其他渠道所获得的经费数额。公立和私立高等学校的区别就在于办学经费的来源渠道不同。公立高等学校办学经费中相当一部分来自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因此学校规定的学费低一些。私立高等学校,除了在校学生可以与公立大学的学生一样申请政府的奖学金、贷学金,学校的其他一切经费均由学校自己筹措。其中主要的办学经费是靠学生的学费,因此,私立高等学校的学费要比公立高等学校的学费高得多,一般为公立高等学校学费的1倍以上。此外,地方政府基本不给私立大学投资,而公立大学却能得到地方政府的资助。

  (二)学费呈不断上升趋势。

  多年实践的结果表明,几乎免费的美国高等教育并没有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有高收入的家庭。而且,不收学费或学费过低,使部分大学生不珍惜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导致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不利于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因此,学费成为高等院校特别是公立高等院校,以及全社会注目的焦点。

  据一份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支出比较分析材料提供的数据,美国个人用于高等教育的费用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2%,高于来源于公用经费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的比例,而且远远超过其他发达国家。在美国,学费占据高等教育经费的份额越来越大,且随着生均培养成本的提高而呈现增长趋势。

  1970年,公立四年制本科学院的平均学费为 1363美元,而当年私立四年制本科学院的平均学费为2920美元,私立学校的学费比公立学校的学费多1倍以上。1990年,公立四年制本科学院平均学费增长到4795美元,而私立四年制本科学院的平均学费增长到12284美元,前者增加了3倍多,后者增加了4倍多。另据一项新统计,1996—1997年度,公立大学本科生每学年在学费和住宿费等方面的支出为6534美元,而在私立大学同样事项的花费却为18071美元。在1987年至1997年间,公立大学学费及费用上涨了20%,而私立大学同期却上涨了31%。可见,私立大学学费及费用的上涨幅度超过了公立大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政府投入的经费占总额的比例逐年减小,学生所承担的学杂费负担越来越沉重。1991—1992年,美国四年制院校大学生的平均学杂费为8238美元,1998—1999年已上升到11834美元,增长了43.6%。1991年至1999年,公立高校的学杂费增长了38%,私立高校的学杂费增长了40%。1990年至1996年,学杂费占公立高校经费总额的比例由16.1%上升到18.8%,占私立高校经费总额的比例由40.3%增加到43%。

  自美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来,学费第一次占据了高等教育经费的最大份额,第一次超过州政府拨款数额。高等学校收费的增加,使得美国许多家庭不得不制定出一个比较长期的攒钱规划,以准备更多的钱支付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学杂费的大幅度攀升,从表面上看,似乎可以缓解高等学校办学经费紧缺的矛盾,但从长远看,负面影响也不小。

  (三)销售与服务收入。

  销售及服务收入是指通过教育活动、附属企业及医院等途径取得的经费收入。1995—1996年,美国销售及服务收入,占全国公立高等院校经费总额的22.2%,占私立高等院校经费总额的 21.1%,两者的差异不明显。

  1.校办企业收入。美国高等院校创办和经营企业非常普遍。就全美所有的高等院校来看, 1995—1996年,附属企业创造的收入为188.68亿美元,占经费总额的9.5%。校内附属事业,包括经营书店、公寓、洗衣店、自助餐厅等服务性设施,既能为学生勤工助学提供机会,也能为学校增加一定的收入。

  2.产学研合作收入。在美国,利用学校自身优势,开展与企业间的合作研究,为企业培训人才并提供咨询服务,也是高等院校经费来源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高等学校实验室与产业界的合作,不仅加速了美国产业界技术人员技术的提高,推动了美国产业界的发展,而且为学校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其他形式还有校企双方自愿进行的合作研究和开办的合作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举世闻名的科学园等。学校利用这些资金购买先进的仪器和设备,高薪聘请著名教授,学校办学水平逐步提高。

  3.专利收入。在一些科研设施好、技术力量强的大学,利用科研专利筹措资金,进展更快。尽管美国官员担心这种急功近利的创收活动会影响美国高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但是在高度市场经济化了的美国,又不能不说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只要美国高等学校办学经费紧缺的矛盾存在,美国大学利用科研专利筹措资金的做法也就会同时存在。

  (四)教育捐赠有效缓解经费紧缺。

  美国高等教育的捐赠历史很悠久。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和康乃尔大学等都是私人捐赠的著名高校。教育捐赠主要是争取校友会、个人、公司和基金会等社会各界的支持。近些年来,美国高校捐赠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范围广阔。美国高校的募捐范围不局限于本地和本国,现已扩大到全世界。其次,手段规范、形式多样。美国高校接受捐赠的形式手段多样化,有现金捐赠、证券捐赠、信托捐赠和实物捐赠。实物捐赠又分为不动产所有权捐赠和有形资产捐赠。捐赠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最常见的是例行年度募捐和大额捐款。最后,政府支持。美国如此多的个人与企业愿意把巨额财富直接捐赠或设置基金会资助高等教育,一方面是因为校友对母校的回报,或对高等教育的热爱,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政府制定许多相关的法律鼓励私人捐赠教育事业。为鼓励更多的企业、组织与个人把巨额财富捐赠给高等教育,美国政府提出免税等优惠政策。教育捐赠逐渐成为与政府投入、学费、销售与服务收入等并列的重要的经费来源,有效地缓解了教育经费的紧张。

  (五)发行彩票是另一种大规模筹集资金的方法。

  目前,美国发行彩票成为另一种大规模筹集资金的方法。全美最有影响和成效的奖学金项目是佐治亚州创办的“希望奖学金”项目。该项目1993年由佐治亚州发起以来,通过发行彩票收入获得奖学金311万美元,以及扣税助学措施,共资助13万名该州学生就读公立高等院校。通过发行彩票筹集经费,设立奖学金项目,已在不少州实行。如新墨西哥州1997年设立彩票奖学金项目,把发行彩票净收益的40%用作奖学金。计划据此筹集基金50万美元,资助5000名学生就读州大学生本科课程。

  (六)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

  随着世界各国到美国留学人数的剧增,招收外国留学生也成为美国高等学校缓解办学经费紧缺的一个重要举措。据统计,过去20年里美国高等学校中的外国学生人数增加了3倍。留学生人数的剧增,为美国高等学校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美国商务部在统计资料中,将美国高等学校招收外国学生到美国留学列为第五大出口行业。外国留学生的到来,不仅缴纳高额的学费,而且要交房租、伙食费,另外还有不菲的日用品、娱乐开支。近年来,美国高等学校从外国留学生身上获得的经济收入还在不断地上升。

  美国的经验说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是一条有效的应当长期坚持的途径。它有利于缓解办学经费紧缺的矛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提高高等学校内部的效益,值得学习和借鉴。

  二、英国高等教育的经费筹措

  在世界各国总体高等教育经费日渐紧张的形势下,英国高等教育依然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这与其具有比较充足的高等教育经费有着密切的联系。英国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政府拨款,主要是大学基金拨款委员会;与企业合作筹措经费;向学生收取学费;接受民间捐赠;以及招收海外留学生等方式。

  (一)政府拨款。

  1.大学基金。英国的高等学校有传统的大学,有二战后发展起来的多科技术学院等。二战前以及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英国中央政府虽然只向称为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经费,但是对大学如何使用这部分经费没有提出任何要求。随着政府向大学生及其他高等学校提供经费的增多,政府对高等学校使用其提供的经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致到20世纪80年代,政府成立了具有法人地位的基金会,来管理政府提供给高等教育机构的经费。从20世纪 70年代初以后,政府决定多科技术学院脱离地方政府,由中央政府负责向这些学校提供经费。但是,到 80年代后期,由于建立高等教育“双重制”体制后,使原来由地方政府提供经费的一部分高等学校也改由中央政府提供经费,这是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到 90年代的一个突出的改革措施。

  英国实行“双重制”高等教育体系后,多科技术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的地位有所提高,成为与英国的大学一类高等学校平行的高等教育机构。 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对此怍出了新的规定,即多科技术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脱离地方教育当局,其经费由中央政府提供。为此,政府建立了多科技术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基金委员会,该基金委员会与大学基金委员会的职能一样,只是这个基金委员会是专门负责向多科技术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经费的。

  1991年,英国教育和科学部发表了《高等教育:一个新的框架》的教育白皮书,决定把向大学提供经费的基金会和向多科技术学院提供经费的基金会合并,建立一个统一的向高等学校提供经费的基金会,由它负责对大学以及多科技术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的经费管理。事实上,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高等教育拨款基金制的国家,英国所有大学的教育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其中最大一项就是由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决定的大学基金。

  1.政府拨款方式。英国政府支持高等教育发展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对高等学校学生提供助学金和贷学金;二是提供科研经费。

  为了扩大高等教育的就学机会,从1962年以来,英国政府对全体在校全日制学生实施免收学费,并提供一定补助的制度。随着高等学校学生数量的增加,政府提供助学金的负担越来越重。因此,政府从1990年开始实行贷学金制度,同时把向学生提供助学金的标准冻结在1991年的水平上,而且决定逐步缩小助学金的规模,扩大贷款的规模。

  英国大学的科研经费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政府、企业、非营利私人单位、大学本身的经费以及海外资金等。其中来自于政府的科研经费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由政府下属的科学、自然环境、农业、医学、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五个研究委员会设置的研究奖学金等组成;二是申请课题获得的政府机构给予的研究资助。

  (二)产学研结合。

  为了增强高等教育界面向生产实际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产业界的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英国政府组建了全国性的教学公司,组织和协调高校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同时还建立了以大学为依托的科学园。在科学园中,由大学的科技人员与企业合作开展高科技方面的应用研究,以促进工业的发展。这种校企合作在英国获得了双赢,既增强了高校的科研能力,又促进了产业界的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为高校和企业双方赢得了利润。

  英国高校除了从政府机构申请获得科研经费外,还可以从对外合作研究中获得。科研经费主要来自于大学和公司、厂矿企业及欧共体合作的研究项目经费,而且这部分经费可以享受免税优惠。据OECD的统计,企业向大学提供的科研经费总额近年来有所增加。

  (三)学费。

  在英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中,英国本国学生学费所占比例很小,一学年学费2000英镑左右,比外籍学生要低得多。不仅大约65%的学生能得到全额助学金维持日常生活费用,而且一部分学生能从当地政府获得全额或部分奖学金。学校还在住宿方面予以补贴,这些均是英国作为福利国家的特征之一。近年来,受国际上高等教育公费负担减少,学生负担的费用结构随之发生变化的影响,英国对高等教育已经明确规定要增加私费负担比例。1998年英国开始收取学费,从而结束了高等教育不收学费的历史。英国大学学费的建议标准是1000英镑。1998年,英国学生总数是160万人,高校收取的学费约达到16亿英镑。1997— 1998年,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分配的高等教育经常性经费总额是34.05亿英镑,学费收入相当于经常性经费贷款的近一半。

  (四)民间捐赠。

  近年来由于英国经济状况不景气,国家财力难以跟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了解决经费减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政府鼓励高校自找出路,筹集办学资金。各个高校积极争取民间捐赠,为学校增加了一笔额外经费。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中的各学院经费主要来自大财团和社会各界的捐赠。其他一般大学得到的捐赠款占总经费收入的3%左右。近几年,英国社会各界给大学的捐赠呈现上升趋势。捐赠者往往以得到某些研究成果或共享某项知识产权为条件,这种交换式的捐赠是英国教育经费筹措的一大特色。

  (五)招收留学生。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初露端倪,大力开拓留学生市场,几乎成为欧盟国家的共同战略。英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之一,加上拥有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言的独特优势,一直是世界上主要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国家之一。近年来,英国大学的生源普遍不足,特别是理科学生日趋减少,因此从政府到学校都非常重视招收海外学生。这样,既可弥补因政府减少教育经费造成的经费不足,又可以自由支配留学生所缴的学费。

  在英国,征收留学生学费带有一定的任意性。1979年以前,对外国留学生与本土学生的收费标准是统一的。近年来,受政府重新开拓留学生市场的政策驱动,英国各大学加大了招收海外学生并确定学费标准的自主权。目前,英国在校大学生中留学生已经超过了15%,每年大约有15亿美元以上的经济收入。

  三、日本高等教育的经费筹措

  日本的高等院校分为国立、公立和私立。日本《学校教育法》第5条规定:“学校的设置者——除法令特别的规定以外,应负担其学校的经费。”这是对学校经费来源的基本规定。据此,国立高等院校的经费由国家负担,列入国家财政预算;公立高等院校的经费由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国家根据地方交付税制度等采取措施使其保持必要的水平;私立高等院校的经费由学校法人负担,收取学费是主要来源,还有一些收益性事业的收入,另外,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助性拨款,资助私立学校健康发展,对于向私立学校提供贷款、捐款,奖学金的财团和企业等实行免税措施。在日本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中,除了政府拨款、学费外,其经费来源还包括校产收入和捐赠收入等。

  (一)政府拨款。

  1.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支持高等教育。在日本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中央政府从开始就介入高等教育的发展,以至于自此以后,日本的高等教育发展,都是在中央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中央政府中主管教育的文部省,是在日本的第一所大学诞生之前建立的,日本中央政府文部省从开始就直接参与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管理,是日本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战后,私立大学得到迅速发展,在日本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时,中央政府也开始向私立高等学校提供补助,支持私立高等学校的发展。同时,日本还从国家的角度逐渐加强教育投资,国家对教育的投资中采取了国库负担制度、国库补助制度以及地方交付税制等。这些制度既保证了义务教育制度的落实,又提高于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经费之不足,平衡了地方教育财政开支。日本在教育财政方面,还有《地方财政法》、《地方交付税法》、《义务教育国库负担法》、《市镇村立学校教职员工资负担法》、《私立学校振兴法》等。根据这些法律,还制定了各种财政制度和补助措施。总之,依靠各种立法,保证了教育投资的顺利进行,也保证了教育经费的合理分担与分配。

  2.国立、公立、私立高等教育政府拨款。在日本,国、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的一个根本性的区别是,国、公立大学的日常经费主要来自中央、地方政府,私立大学的日常经费主要由学生的学费来解决。

  (1)国立高等教育政府拨款。国立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税收开支。国家财政税收支付国立高等院校经费的依据是1964年正式形成的日本现行的《国立学校特别会计制度》。日本政府将国立高校的绝大部分收入与政府财政拨款合并,共同纳入国家预算当中,对国立高校按具体标准统一下放教育经费。一般情况下,日本政府拨款的标准主要是学校规模的大小、办学质量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等,国立大学只要遵循《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等有关法规,符合《大学设置基准》,就可获得日本政府拨发的维持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的日常经费资助。

  (2)公立高等教育政府拨款。公立高等教育经费由地方政府财政负担,这既是日本《学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也是《地方财政法》的规定,后者第9条指出:“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机关事务所需要的经费由该地方政府负担。”公立高等院校系地方政府设置,属于地方公共事业单位。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必然导致公立高等院校规模和质量上的差别,产生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的不均衡。为了消除地区差别和教育不平等现象以及减轻地方财政负担,日本政府制定了国家负担、财政补助和地方交付税金制度。前者是国家给予地方财政补助,促进地方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补助金制度;后者是为了调整地方财政上的差别,保证公立高等教育水平,每年从地方缴纳的税金中抽出一定比率的税金,专用于地方公立学校教育经费的地方交付税金制度,这一笔税金中有一定比例是用于高等教育经费的。就高等教育制度而言,两项制度是确保地方公立高等院校经费财源和确立教育机会均等的经济上的有效的措施,同时也强化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公共高等教育责任。

  (3)私立高等教育政府拨款。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发展私立高等学校的途径实现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日本政府发展私立高等学校,是把收取高学费办高等教育推给了社会,而不是由政府承担。因此私立高等教育入学规模和收费水平在相当程度上支持了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正是依靠私立大学的蓬勃发展,日本才得以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分阶段和普及阶段的飞跃。

  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私立高等院校的补助比例比较低;60年代以后,由于日本私立高等院校数量迅速增多,规模不断扩大,私立大学财政上发生了很大的困难,经费严重短缺,引起日本国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从 1970年开始,实行私立大学的振兴补助,1975年7月制定了《私立学校振兴援助法》,在法律上确定了国家援助私立学校的责任。除《私立学校振兴援助法》外、《私立学校法》、《私立大学的研究设备补助法》、《产业教育振兴法》、《理科教育振兴法》等也含有资助私立高等院校的精神或内容。日本政府支持私立高等院校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对私立高等院校的补助金制度、向私立高等院校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对私立高等院校法人在税收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二)学费。

  根据《学校教育法》的规定,在日本,除义务教育外,均收学费。日本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占40—59岁男性职员年均收入的比例是衡量日本家庭高等教育的可支付能力的一个指标。历年统计数据表明,国立学校、私立学校住宿在家的学生的这一指标从1970年起分别基本稳定在12%— 15%左右和21%—25%;而国立学校、私立学校住宿在外的学生的这一指标从1970年起分别基本稳定在22%—25%左右和31%—36%左右。由此可见,日本教育上一个重要问题是家庭负担的教育费过重。从60年代起,日本就采取了“保持国、公立大学和高中的学费稳定、扩大公共教育费支出、减少以义务教育为中心的各级公立学校教育费家庭负担”的政策。公共财政负担的比率占总教育费的66%左右,私费负担约占34%。从总的趋势看,公共财政负担的比率有逐年上升的势头。

  20世纪70年代初,国立大学的学费只有 12000日元,而私立大学的学费高达十几万日元。 70年代以来,日本国立、公立大学的学费不断有所增长,与私立大学学费之间的差距也有所减小。尽管日本政府采取积极鼓励私人办学和国家补助的政策,为振兴私立学校、减轻学生家庭负担采取了一些措施。然而,每个家庭都将工资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用在子女教育费上。对收入较低的家庭来说,更要全力以赴地为子女筹措教育费,因此,社会舆论对此很不满,要求减轻家庭负担,改善教育条件的呼声极为强烈,至今仍有增无减。

  (三)校产收入。

  这类收入包括社会服务费、大学医院收入、从公积金提取的收入、不动产租用费等。私立高等院校的经费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收益性事业收入。这些也成为日本高等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需要说明的是,日本大学经费中用于科研的经费占大学科研总经费的46%左右,其中最高年份为48%,最低年份为45.5%。

  (四)捐赠收入。

  捐赠收入并非一种制度,但在日本也经常采用,收入也占相当的比重。而且,日本政府对向学校法人(主要指私立学校)捐赠物品或捐款的个人及法人实行免税或扣除部分所得金额,捐款作为亏损等减免税金的政策,鼓励个人或法人的捐赠。

  四、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经费筹措

  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构成了当今国际高等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很多发达国家一样,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学生缴纳的学费,学校自身销售和服务收入,以及招收海外留学生的收入等。

  (一)政府拨款。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是高等教育机构进行教学与研究所需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凡是属于统一的全国性体系下的大学与非大学高等教育机构,均可接受联邦政府的财政拨款。1996年,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机构的经费来源中约有56.7%的经费来自联邦政府的拨款,这充分反映出高等教育经费高度依赖联邦政府的事实。据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2000年,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额达60亿澳元。

  目前联邦政府中肩负教育职责的部门为澳洲就业、教育、培训与青少年事务部。其组织机构包括澳洲高等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与澳洲研究委员会等,它们分别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澳洲高等教育委员会设立于1988年,是全国就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下属的一个专门委员会,旨在针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建议。高等教育司是澳洲就业、教育、培训与青少年事务部下属的单位,主要负责在就业、教育、培训与青少年事务部管辖下的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机构的奖助方案,和其他领域相互合作的方案。在教学经费拨款上,统筹全国统一的高教体系下的高等教育机构的经费拨款事宜,澳洲研究委员会由四个分别负责不同经费拨款方案的专业委员会组成,分别是研究奖助委员会、研究训练与生涯委员会、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和国际与全国性合作委员会。澳洲研究委员会提供的拨款方案主要有:研究拨款、澳洲研究生奖学金、澳洲杰出研究人员特别奖助金、对特别研究中心及重要的教学与研究中心的资助、研究基础设施拨款、合作研究拨款、国际研究人员资助等。

  同时,政府对拨款制度还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规定资金的特定用途,根据各个大学的科研实力和优势来进行分配。如从1989年起每年从下达的办学经费中留下1%作为储备金,依据各校的科研方向、实力和水平来下达。另外,政府还专门从大学办学经费中拨出一部分给澳大利亚科研委员会,由后者根据公平竞争的原则下达给大学。

  (二)学费。

  在学费政策上,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为了增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性,在1973年开始实行免收高等教育学费的政策,但后来为了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于1989年又开始推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以征收毕业税而非立即缴纳学费的方式向学生收取一定的教育成本,一方面避免抑制高等教育入学意愿,另一方面又可以促使高等教育受益者适度分担高等教育成本。

  (三)销售和服务收入。

  澳大利亚全国现有公立大学36所,成立公司的大学已经发展到34所。公司的经营活动主要是提供咨询和企业培训、组织和安排会议、出租学校设施、提供法律咨询、销售软硬件、进行科研合作等。澳大利亚政府要求大学重视与工商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和研究,以补充教学和科研经费的不足。 1989年,政府发表了一份关于科研商品化的报告,提出到1996年底,每所高校都要从企业界获得相当于联邦政府科研经费的5%的科研资金。

  (四)招收海外留学生。

  澳大利亚政府对海外留学生的政策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转变的。1987年,全国大学只有622名全额收费生,1989年增加至6784名,1991年达到20219名,2000年约达到5万名,近年来数量增长更是加快。这些主要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为澳大刹亚大学增加了不少收入。

  五、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经验与启示

  通过对几个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得到各国在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方面的共性和一般发展趋势,即财政性教育经费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存。

  (一)高等教育经费的多元筹措。

  高等教育是准公共物品,它既不像国防等纯公共物品一样完全由政府提供经费,又不像私营企业那样完全由经营者自己负责。但是,高等教育事业为社会带来的效益明显超过为受教育者个人所带来的效益。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向社会提供高层次的人才、新知识、新技术,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道德文化建设服务。高等教育的这种特点决定了代表全社会整体利益的政府应该承担起为高等教育提供主要经费来源的职责。同时,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还应该是多方面筹措教育资金。

  高等教育政府财政拨款,主要包括中央政府财政和地方政府财政两个方面的经费。多方面筹措经费,则包括学生缴费,发展高校********、校办企业的创收,私人、社会团体、企业的捐赠以及招收海外留学生,利用信贷资金和争取国际教育资助等等。

  (二)财政性教育经费为主。

  世界各国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从19世纪初,欧洲率先出现了公共资助的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到20世纪以后,公共资助的模式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扩大,特别是被发展中国家所接受。国家是高等教育的直接的、最大的受益者,所以,高等教育将以政府投资为主。即使高等教育采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政府作为主要投资者的责任和义务仍不可减少。近年世界各国大学中政府拨款占高校经费来源的平均比例,美国公立院校为59.3%,英国大学为55%,法国教育部属院校为89.5%,德国大学为68.5%。表明世界高等教育中,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是主体。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水平越高,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就越大,高等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也越大。

  尽管政府拨款赶不上大学经费支出的增长,但考虑到政府拨款仍然占大学经费来源的大头,因此,大学继续维持与政府的良好关系仍然十分重要。这种关系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在校学生数,二是科研服务的方向,因为政府拨款的基本依据是在校学生数,招收的学生越多,获得政府的拨款就越多。从科研角度讲,西方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争取科研经费是获取政府经费支持的重要渠道之一。而争取科研课题的关键是要瞄准政府的需要。政府的科研需要分为常规和非常规需要。大学在争取常规科研的前提下,最为重要的是成功争取非常规科研项目。

  (三)扩大非财政性教育经费。

  尽管各国政府都表示尽多地承担高等教育经费,并尽可能地提供对学生的资助,但国家的财力有限,经费紧张的问题并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为此一些高校也认识到应该减少对政府财政的依赖性,而且也逐渐认识到对大学生的普遍资助也缺乏公正性,所以各高校各显其能,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多国的实践也证明多渠道筹措经费是一条有效的、应当长期坚持的途径,它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高校内部效益,有利于扩大高校规模,有利于提高公平性等。多渠道筹措经费一般包括扩大家庭资助的范围,发展高校********、校办企业的创收,私人、社会团体、企业的捐赠以及招收海外留学生,利用信贷资金和争取国际教育资助等几个方面。

  1.学费。实践结果表明,世界性的无限制增加公共高等教育经费的做法,逐渐转为在继续增加高等教育的公共投入的同时,由受益者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思路。但是否对大学生收费,收费比例和标准因国别而不同。丹麦、芬兰、德国、希腊、挪威和葡萄牙等国家对全日制大学生实行不收费政策,并且这一政策可能还要继续执行下去。恰恰相反,日奉一直坚持对大学生实行收费的政策,特别是私立大学,学费占学校全部经费收入的67%,但日本政府在公共经费的配置时,从未减少为大学生提供的各种奖学金、助学金数额,且把私立大学作为国家的大学来看侍,又由于日本大学生几乎80%入私立高校,所以日本的收费政策对日本的高等教育经费及其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两类国家是两种极端制度的代表,而大多数国家处于这两种极端的中间。多数国家的经验表明,高校实行收费政策呈大势所趋,只不过收费政策需要与国家的其他财政政策协调一致,并且,收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又要考虑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即收费政策的实施要具有适宜的实施环境。1994年世界银行在其《高等教育:经验与教训》的报告中,根据世界各国教育经费变化趋势提出,公立学校筹资多元化的目标是各国政府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达到改革的目标,应使非政府资金的比例达到30%,其中主要是来自学生和家长的缴费。

  由于不同学校的性质不同(如公立与私立),声誉不同(如名牌与非名牌),学科和专业不同 (如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校址不同(如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学生的培养成本和就业前景、未来收入就有一定的区别,根据成本分担原则和市场调节原则,高校对学生的收费标准将表现为学校、学科和专业差别。由于各国的财政模式、教育管理政策等的不同,各国之间仍将保持较大的差异性,如何确定一种公平、合理的标准,还需要理论上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的不断摸索。

  2.服务和销售收入。

  (1)高校自己的创收。大学也可以用发明开发产品,或建立公司,直接走向市场去创收。大学成立公司不是最近的创举,但近期大学公司发展的速度却是史无前例的。公司的经营活动主要是提供咨询和企业培训、组织和安排会议、出租学校设施、提供法律咨询、销售软硬件、进行科研合作等。大学开公司,创收是目的之一。这种形式可为学校带来收入,也可以创造就业机会,还可以促进大学科技的转化、资源的充分利用。

  (2)产学研合作收入。高校在未来科技研究与开发等方面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可凭借自己拥有的科技专家、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开拓性的思想意识,组织承担有关社会性课题,争取企业等有关单位的技术攻关项目,进行咨询和决策服务,或为社会开办课程班、提供专项知识教育,从而获得一定的收入。高校还将逐步实行联合办学,以广泛吸收资金。联合办学还可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享受当地政府对联合办学的某些优惠,实质上也是获得了一种隐形或潜在的经费。

  (3)专利转让收入。从总体上讲,目前专利转让费还不是很可观,在高等院校的经费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还微不足道,但考虑到其快速的发展势头,专利转让不仅可能成为大学与企业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且很可能成为大学经费收入中的最亮点。

  3.捐赠。大学争取社会捐赠是一种传统,但募捐数量之大,募捐手段之规范,募捐范围之广,历史上任何阶段都不能与现代相比。募捐成为大学应对经费紧张挑战的重要策略之一。

  教育捐赠,包括校友、慈善机构和私有企业的捐款和赠款,根据捐赠内容的性质分为现金捐赠、证券捐赠、信托捐赠和实物捐赠,实物捐赠又可分为将个人所拥有的房屋所有权捐赠给大学的不动产所有权捐赠,以及将图书、资料、手稿、设备等捐赠给大学以丰富资料、设备的有形资产捐赠两种;根据捐赠时限可分为承诺后即捐赠的即时捐赠和承诺之后一段时间内捐赠的分期捐赠。捐赠还取决于国家富裕的程度、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及社会风尚的好坏。在经济发达国家,教育所获得的捐赠收入显然要多些,且工作也较易开展,在发展中国家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教育在这方面的收入肯定要少些。应逐步推出鼓励教育捐赠行为的诸如免税等优惠政策,教育捐赠或许能成为与政府投入、学费并列的重要的经费来源。

  4.招收留学生。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的初现,国际教育贸易正越来越受到关注,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招收国外留学生。招收国外留学生不仅是政治影响和知识的传播,更主要的是国际教育市场的开拓,是外汇收入的一大来源,是教育收入的一种渠道,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盘活其他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一个国家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各国通过招揽国外留学生为学校增收的趋势值得注意。

  5.利用信贷资金。高校永远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而每一项发展或变化如教学条件的改善、专业和课程的调整与改造,都需要大量资金,而在国家投入不足、自身筹措经费又不能满足需要时,寻求信贷资金是一重要的选择。从现状来看,高校利用的信贷资金,往往是用于学校的教学设备、基础设施等基本建设,这有益于缓解高校经费紧张的局面。高校对信贷资金的使用,有益于将市场机制引入高校经费管理,对高校内部的所有经费的配置和使用将产生科学性、有效性的启示。在信贷资金的使用上,学校会更加珍惜借贷来的资金,会在减少浪费、减少内耗、经费增值等方面上多做工作,并通过建立和实施约束和激励机制,加强资金使用的评价与监督,从而大大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jylw/2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