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中职《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的改革分析与探讨,论文发

时间:2014-09-25 19:51:05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论文网


  教育管理责编:李晓丽
  中职《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的改革分析与探讨
  张琦可贵州省物资学校,贵州贵阳550005
  [摘要]《物流技术与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习的效果真正做到与企业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按照高职教育的宗旨,从改革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考评机制以及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关键词]《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改革;思路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素质教育一直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是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着力培养学生探索性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我们必须着力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并做出相应的改革,使我们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于中职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各个行业均逐步与国际全面接轨。目前,我国已经逐步放开分销服务,包括批发、零售、特许经营等领域,而这些领域的发展都必须依靠物流业的支持;于此同时,我国的现代电子商务也在迅速的崛起,这就要求相应的物流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相应的提高。我国物流业这样的发展趋势,使得社会对物流专业技能操作型人才的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物流技术与实务》这门课程正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为了培养既熟知物流理论又掌握物流实务的学生开设的。
  一、 积极改进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由于物流专业的知识面相较其他专业相对较广,学习难度相对较大,而中职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若教师一开始授课的内容就是专业知识,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加强学生的理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在进行传统的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可以穿插一些物流机器机械的图片、物流企业相关操作影像资料等,让学生首先建立感性认识,明确学习目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吸收,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货架的形式和特点时,单凭课堂上教师的讲述分析学生往往觉得空洞不易掌握,甚至学到最后还有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常见的货架类型。针对于此,教师可以首先展示一些常见的货架图片或者企业使用货架的影像资料,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带领学生深入企业或让学生在本校的物流实训室实地参观,让学生对这些物流设施有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认为,多媒体教育系统,把多种媒体信息集成于一体,并与其他教育要素(教师、学生等)共同作用,构成合理的教育系统结构,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达到系统优化的目标。
  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往往不能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反而容易使学生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比如讲授装卸桥——跨运车工艺方案时,单靠介绍“场——场”“场——集装箱拖运汽车”和“场——货运站”的作业流程完全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的相关流程和操作演示,可以很好的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可视化的动态过程,借此提高课堂理论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注重相关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
  物流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很好的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针对《物流技术与实务》本身课程的特殊性,该门课程本身对技能操作的要求较高,因此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实践性教学与教学计划总学时的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到40%-50%。通过教学效果前后对比发现,加强实践性教学性后学生的自主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jylw/3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