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__58期刊

时间:2014-09-25 19:10:52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政法论文

一、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建设的定义具体的说指调整社会结构、健全社会组织、改善社会关系、加强社会管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关人的全面发展的诸多方面都属于社会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 社会建设包括发展社会事业、

一、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建设的定义具体的说指调整社会结构、健全社会组织、改善社会关系、加强社会管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关人的全面发展的诸多方面都属于社会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建设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以及这些方面的改革和建设。社会建设的直接目标就是要改善民生,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中心内容和社会建设的基础,社会建设是民生问题的制度和体制保障。二者密切不可分割,相互统一、相互促进。

十七大对民生的基本概括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一切问题都属于民生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始终把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十七大把此做为党一切工作落脚点和出发点。那么解决好民生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他们的利益。能不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就是群众生活幸福、心情舒畅。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关键要从实事抓起,从群众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抓起,从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突出问题抓起,切实解决好民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作为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让各阶层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最广泛最充分地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局面。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1.
抓好基础教育,确保“学有所教”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立国人才兴国是实现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战略选择。抓好基础教育我们应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继续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提高保障水平。适当提高困难地区农村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

2.拓展就业渠道,确保“劳有所得”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要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①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②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③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④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 ⑤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⑥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的制定、贯彻。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zflw/2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