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对当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一些思考,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时间:2014-09-25 19:10:58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政法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现仍延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劳动统计制度显然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具体探讨了当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改革可能的思路。 【关键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现仍延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劳动统计制度显然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具体探讨了当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改革可能的思路。
  【关键词】劳动工资统计现存问题改革思路
  
  一、引言
  今年7月28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消息称: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96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0%。随后,该数据立即被各大媒体转载,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普遍觉得18%的涨幅和自己的感受有距离。其实这种质疑已不是第一次,很多人抱怨数据偏高,不能反映真实收入水平。不过,从现行统计制度来看,数据质量是可信的。劳动工资统计是统计部门最早开展的调查之一,早在1959年国家就建立了统一的报表制度。而定期公布平均工资数据也是统计部门多年来的“常规动作”。人们不禁要问,以往一直“波澜不惊”的平均工资数据缘何突然陷入争议之中?
  劳动工资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而且已逐步成为全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如社会保障体系各方面,法制部门各种事故赔偿方面,民政、计生等部门某些政策性方面,甚至可以为投资商提供选择投资参考的依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现仍延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劳动统计制度显然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要求。根据统计应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这一主题,探索劳动工资统计的改革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当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统计范围的局限性
  现行劳动统计的范围是地域内的中央和地方各类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不包括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随着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份额日益增大,而劳动工资统计只反映国有、集体、其他经济(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单位的劳动情况资料,不反映已逐渐成为吸纳就业主体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的劳动用工情况。这部分统计资料只能从相应的部门取得。由于相关部门工作侧重点的不同,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的用工和收入情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指标设置陈旧,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现行的劳动工资统计指标设置陈旧滞后,几十年一贯制。劳动情况指标群一直由从业人员、职工年末人数、平均人数、从业人员变动和从业人员劳动报酬、职工工资总额这几个主要部分组成。而且,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这个指标包含的范围较为广泛,指标下又没有细化的分组,所以基层填表单位在填报这项指标时,非主观地漏报在岗职工工资总额,造成了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统计数据的不准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多种经济模式逐步取代了计划经济模式,工资分配形式呈现多元化格局,现行的劳动工资统计指标体系已不能反映经济社会劳动工资的总体规模和主流特征,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
  3、调查方式单一
  劳动工资统计多年来一直采取全面统计,层层汇总的调查方法,市区县工作任务重,收集资料费时、费力。基层统计单位差异大,有的单位上千人,有的单位只有几十人,而收表、审表、录表、汇总等环节上的工作量近乎一样,无形中加大了基层工作量。而从报表的代表性看,也缺乏一定的意义,如2005年某地区定期报劳动统计单位1446家,其中国有经济企业、事业、机关单位780家,占54%,由此可见,采用全面调查取得的劳动统计资料偏重反映的是国有单位的劳动情况,如果以此资料反映当地的劳动用工情况,缺乏代表性。
  4、基层统计力量薄弱
  大多基层单位没有专人负责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zflw/2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