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投稿邮箱: 941198995@qq.com

政治法律类论文:强化基层党校在党风廉政教育和研究中

时间:2014-09-25 19:10:41 阅读量:0次 所属分类:政法论文

基层党校作为当地党委轮训培训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公务员和党的理论骨干的主阵地,在党风廉政教育和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阵地”、“基地”作用,肩负着巨大的历史责任。如何充分发挥党校的师资、场地以及和有关专家教授联系紧密的优势,强化基层党校在党风

       基层党校作为当地党委轮训培训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公务员和党的理论骨干的主阵地,在党风廉政教育和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阵地”、“基地”作用,肩负着巨大的历史责任。如何充分发挥党校的师资、场地以及和有关专家教授联系紧密的优势,强化基层党校在党风廉政教育和研究中的“阵地”、“基地”功能,是我们基层党校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基层党校在党风廉政教育和研究中“阵地”、“基地”功能弱化原因剖析

       当前,有一些基层党校办学宗旨扭曲,部分教师师德失范、学术腐败,有的学员学习动机不纯,学员管理缺位,导致在党风廉政教育和研究中的“阵地”、“基地”功能弱化甚至错位。

1、办学宗旨扭曲,党风廉政教育和研究中“阵地”、“基地”功能边缘化

       有些基层党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办学层次“多元化”:他们舍弃党校自身的“阵地”、“熔炉”功能,或自身承办、或联合、或出租投身办国民教育;办学层次从国民教育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可谓“功能齐全”;党校教师、职工齐上阵,全力以赴沉浸在与国民教育争利中。党校的这种“扩招”与其师资和设备的不足形成了尖锐矛盾,加上学员身份的复杂化和层次的“多元化”,党校教师成了“万金油”,既降低了教学质量,又严重扭曲了“党校姓党”的办学宗旨。党员干部培训成了“副业”,导致党校越来越漂亮,规模越来越大,但离“党校姓党”越来越远,党风廉政教育和研究中的“阵地”、“基地”功能严重边缘化。

2、部分教师师德失范、学术腐败,党风廉政教育和研究“阵地”、“基地”功能蜕化

        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冲击下,部分党校教师丢弃了应有的师德风范:一方面,教学工作敷衍了事。一些教师“热心”搞社会兼职,备课不充分,教学内容陈腐,教学方式单调,讲课只是完成任务式,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浮躁心理滋长,无心搞科研。不少教师不结合教学和当地经济发展、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实际情况,不能适应新形势而勇于承担研究和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及政策,常常是为了评职称,才东拼西凑,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甚至干脆叫枪手投稿,然后花钱找个期刊发表。在如此师德风范和学术腐败的侵蚀下,党风廉政教育和研究“阵地”、“基地”功能严重蜕化。再一方面,乐于享受,整天沉浸在玩耍之中。一些党校教师迎合学员心理,让学员请吃、请喝、请玩、请钓……,成天与学员泡在饭桌前、牌桌上、舞厅里、澡盆中、池塘边……,严重地损害了党校教师的形象。基层党校作为地方党委的反腐倡廉教育和研究基地,这样的教师素质,怎能实施她的“教育与研究”“阵地”、“基地”功能?

3、少数学员学习动机不纯,反腐倡廉意识淡化

       少数党员干部进党校接受培训,不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而是把上党校当作“休息休息、联系联系、米西米西”。在社交活动上花去很多时间,应付下级或企业单位或私人老板的吃请,并收受礼物或红包,严重影响并败坏了党校校风,使本来应该充满学习、研讨、探索气氛的地方,成为一个“公关”、“社交”乃至行贿受贿的场所。 

(1)笑纳下属“慰问”,沉湎于觥筹交错 

        一些干部进党校学习,消息一传开,属下一些工作、业务对口的部门、单位或企业老板,为了赢得他们日后对本部门、本单位、本企业工作的支持,借机大拉关系,频频开展“公关式慰问”,除了吃喝玩乐一番,大多还要塞红包、送礼品。对下属单位或企业老板的吃请和送礼,这些
本文链接:https://www.133lw.com/lunwen/zflw/2312.html